1.一种邻区规划中确定邻小区优先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根据主小区与候选邻区集合中各小区的经纬度和方向角获得各小区的覆盖半径和覆盖圆心坐标;
根据各小区的覆盖半径和覆盖圆心坐标,获得候选邻区集合中所有小区与主小区的覆盖重叠指数;
根据覆盖重叠指数确定候选邻区集合中的小区优先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主小区与候选邻区集合中各小区的经纬度和方向角获得各小区的覆盖半径和覆盖圆心坐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选择要规划的主小区以及该小区的候选邻区集合,从工程参数中获得各小区的基站控制器标识(BSCID)、基站标识(SiteID)、小区标识(CellID)、经纬度、方向角,并设定必须配置为邻区的距离阈值AdjMin和最大邻区个数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小区为小区B,则小区B的覆盖半径RB为:n个基站和小区B的距离平均值与参数h的商;
所述h在小区B是定向小区时等于2,在小区B是全向小区时等于1;所述n个基站为小区B覆盖范围内与小区B距离最近的n个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邻区集合中的小区C的覆盖重叠指数为:根据小区C与小区B的经纬度得到小区C与小区B的距离Dis,若小区C与小区B的距离Dis小于必须配置为邻区距离阈值AdjMin,则小区C的覆盖重叠指数OverlapC=+∞;
若小区C与小区B的距离值Dis大于等于必须配置为邻区距离阈值AdjMin,则小区C的覆盖重叠指数OverlapC为:OverlapC=(1-d/(RB+RC))*(AdjMin/Dis)
其中,RB、RC分别表示小区B和小区C的覆盖半径;d表示小区B与C覆盖区域圆心之间的距离,由小区B和小区C的覆盖圆心坐标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覆盖重叠指数确定候选邻区集合中的小区优先级为:将候选邻区集合中各小区的覆盖重叠指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取覆盖重叠指数大于0的前M个小区作为主小区的规划邻区。
6.一种邻区规划中确定邻小区优先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覆盖半径和圆心坐标获得模块、覆盖重叠指数获得模块、小区优先级确定模块;其中,覆盖半径和圆心坐标获得模块,用于根据主小区与候选邻区集合中各小区的经纬度和方向角获得各小区的覆盖半径和覆盖圆心坐标;
覆盖重叠指数获得模块,用于根据各小区的覆盖半径和覆盖圆心坐标,获得候选邻区集合中所有小区与主小区的覆盖重叠指数;
小区优先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覆盖重叠指数确定候选邻区集合中的小区优先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模块,用于选择要规划的主小区以及该小区的候选邻区集合,从工程参数中获得各小区的BSCID、SiteID、CellID、经纬度、方向角,并设定必须配置为邻区的距离阈值AdjMin和最大邻区个数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优先级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候选邻区集合中各小区的覆盖重叠指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取覆盖重叠指数大于
0的前M个小区作为主小区的规划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