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脱氧次黄嘌呤在脱氧寡核苷酸链连接反应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为:脱氧次黄嘌呤I作为通用碱基对脱氧寡核苷酸单链中的碱基进行单位点替代或多位点替代,所述多位点取代为三位点取代,并与被替代脱氧寡核苷酸单链的互补链进行碱基配对,形成脱氧寡核苷酸双链;所述单位点替代为下列之一:(1)脱氧次黄嘌呤I在脱氧寡核苷酸单链连接位点处“-3”~“-5”碱基位替代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或胞嘧啶C;(2)脱氧次黄嘌呤I在脱氧寡核苷酸单链连接位点处“-2”碱基位替代腺嘌呤A、鸟嘌呤G或胞嘧啶C;(3)脱氧次黄嘌呤I在脱氧寡核苷酸单链连接位点处“-1”碱基位替代鸟嘌呤G或胞嘧啶C;所述三位点替代为脱氧次黄嘌呤I在脱氧寡核苷酸单链连接位点旁边的“-3”、“-4”和“-5”碱基位替代鸟嘌呤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氧次黄嘌呤在脱氧寡核苷酸链连接反应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按如下步骤进行:(1)脱氧次黄嘌呤替代的寡核苷酸单链:连接位点旁边“-1”~“-5“位依次用脱氧次黄嘌呤进行单位点或多位点替代,并人工合成碱基位点被脱氧次黄嘌呤替代的寡核苷酸单链;(2)连接反应:将10μl含终浓度均为1μM的三条不同的寡核苷酸单链的混合液,在95℃下处理5min后,以1℃/min的速率降温到10℃进行杂交,然后加入10μl的连接液,在10~30℃下连接5~900min,紧接着在65℃下处理15min终止连接反应;(3)电泳检测:然后用10%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连接结果,所述连接液为下列物质的混合液:pH为7.6的66mM的三羟甲基胺基甲烷-盐酸、10mM的氯化镁、1mM的二硫苏糖醇、7.5%的PEG6000、1mM ATP和1~10U的Quick T4连接酶,所述三条不同的寡核苷酸单链为寡核苷酸单链、碱基位点被脱氧次黄嘌呤替代的寡核苷酸单链和与被替代的寡核苷酸单链互补的寡核苷酸单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