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发酵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酶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氨水控制pH不小于7,当溶氧反弹时开始指数流加方式补料;至诱导浓度时,添加甘氨酸和CaCl2,并开始恒速流加补料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谷氨酰胺转胺酶酶原突变体E62D-tag1为出发菌株,所述谷氨酰胺转胺酶酶原突变体E62D-tag1构建方法如下:1)通过PCR或化学全合成的方法获得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CCTCC M203062,得到谷氨酰胺转胺酶基因序列及其上下游序列,序列如Genbank:EU477523所示,克隆到表达载体;2)通过缺失突变获得Del1-4谷氨酰胺转胺酶突变体;3)以在步骤2)获得的突变体基础上,通过定点突变对E62进行突变,获得突变体Del1-4/E62D谷氨酰胺转胺酶突变体;4)在步骤3)获得的突变体基础上,融合tag1获得如SEQ ID NO.1所示的谷氨酰胺转胺酶突变体,转化大肠杆菌获得含有谷氨酰胺转胺酶突变体的工程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转速400-800r/min以维持溶氧不高于30%。
-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指数流加比生长速率为0.2h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浓度OD600为25-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浓度OD600为50-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甘油8g/L,(NH4)2HPO46g/L,KH2PO410.5g/L,柠檬酸1.7g/L,MgSO4·7H2O3.4g/L,微量元素10mL/L,pH7.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液:甘油500g/L,蛋白胨15g/L,酵母粉30g/L,MgSO4·gS2O30g/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的同时添加150mmol/L的甘氨酸和
20mmol/L的CaCl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菌浓OD600为50时,添加终浓度为
75mmol/L甘氨酸和10mmol/L CaCl2,当菌浓OD600达到80时,向发酵液中再次加入终浓度为
75mmol/L甘氨酸和10mmol/L Ca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