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纳米级磷酸锰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磷酸锰锂为类球形结构的结晶纳米级磷酸锰锂,晶粒粒径为20-130nm,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其中所述第一溶液是指将锰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和第一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水中配制成的溶液,第二溶液是指将锂源化合物和第二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水中配制成的溶液;
b')将第二溶液滴加到第一溶液中,待滴加完毕沉淀完全后,升温至120-180摄氏度得到所述的纳米级磷酸锰锂,其中,所述的第一表面活性剂和所述的第二表面活性剂的极性不同,独立地选自:乙二醇、丙三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亚砜、N-二甲基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酮、柠檬酸、抗坏血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锰源化合物为可溶性含锰化合物,为氯化锰、硫酸锰、硝酸锰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和/或所述的磷源化合物为可溶性含磷化合物,为磷酸氢二氨、磷酸二氢铵、磷酸铵、磷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和/或所述的锂源化合物为草酸锂、乙酸锂、氢氧化锂、碳酸氢锂、磷酸二氢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和/或所述的碳源化合物为葡萄糖、环糊精、蔗糖、果糖、乳糖、淀粉、柠檬酸、酚醛树脂、丁苯橡胶、碳纳米管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锰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5。
4.一种纳米级磷酸锰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磷酸锰锂为类球形结构的结晶纳米级磷酸锰锂,晶粒粒径为20-130nm,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
5.一种纳米级磷酸锰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其中所述第一溶液是指将锰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和第一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水中配制成的溶液,第二溶液是指将锂源化合物和第二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水中配制成的溶液;
b)将第二溶液滴加到第一溶液中,待沉淀完全后,升温至120-180摄氏度得到含纳米级磷酸锰锂的溶液;
c)将所述的含纳米级磷酸锰锂的溶液经冷却、过滤、洗涤、干燥、粉碎后得到纳米级磷酸锰锂粉末;
d)将所述纳米级磷酸锰锂粉末和碳源化合物在水中混合后干燥得到混合物;
e)将混合物煅烧,冷却后得到所述的复合材料,
其中,所述的第一表面活性剂和所述的第二表面活性剂的极性不同,独立地选自:乙二醇、丙三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亚砜、N-二甲基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酮、柠檬酸、抗坏血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锰源化合物为可溶性含锰化合物,为氯化锰、硫酸锰、硝酸锰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和/或所述的磷源化合物为可溶性含磷化合物,为磷酸氢二氨、磷酸二氢铵、磷酸铵、磷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和/或所述的锂源化合物为草酸锂、乙酸锂、氢氧化锂、碳酸氢锂、磷酸二氢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和/或所述的碳源化合物为葡萄糖、环糊精、蔗糖、果糖、乳糖、淀粉、柠檬酸、酚醛树脂、丁苯橡胶、碳纳米管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锰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5。
8.一种纳米级磷酸锰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其中核为类球形结构的结晶纳米级磷酸锰锂,晶粒粒径为20-130nm,壳为碳,所述复合材料采用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的粒径为25-150n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磷酸锰锂和碳的质量和与所述碳的质量的比值为1:0.01-0.3。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级磷酸锰锂或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2.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包含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级磷酸锰锂或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