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菊叶薯蓣的栽培方法,包括种植环节和管理环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环节包括如下步骤:(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透气的沙壤地,在选好的地块上进行除草清杂;
(2)理厢:将土地一犁一耙,深耕30cm,暴晒一个月后进行理厢,厢面宽120cm,厢与厢之间的沟深30cm,宽40cm,厢长随地形;
理厢前,在厢的中间铺一层5cm~8cm厚的杂草,然后将钙镁磷肥、农家肥与表土混合后覆盖在杂草上,覆盖完后,再从排水沟中把理沟挖松的泥土铲上厢内并理平厢面;其中,每公顷钙镁磷肥的用量为750kg、每公顷农家肥的用量为22500~30000kg;
(3)盖膜:理平厢面后,将宽度比厢面宽、厚度为0.005~0.2mm的薄膜铺在厢面上,薄膜的两边用泥土压实,薄膜的中间用泥土沿着厢长压住,然后在所述厢的中间压泥的地方刺若干个洞,以利于在下雨时雨水能从厢面上渗入厢的中间,防止厢内过度干旱;
(4)选种:选择块茎长不小于4cm,直径不小于0.8cm的商品苗;
(5)种苗处理:用多菌灵和生根剂混合并用水稀释后,将选好的菊叶薯蓣种苗放入所述多菌灵和生根剂混合的溶液中浸泡,进行消毒和催芽生根处理;
(6)种植:在立春至清明期间或梅雨季节,按株距50cm、厢内行距60cm的规格在厢面上进行种植,在厢面上挖一小穴,把块茎放入,然后回土;块茎要整块埋入土中,覆土2cm~
3cm,定植后浇定根水;
所述管理环节包括如下步骤:
(1)搭架引蔓:在菊叶薯蓣生长到有攀爬能力前要搭好引蔓用架;
(2)浇水:在整个栽培期间,若土壤水分不足,要及时浇水,以利缓苗和发根;
(3)施肥:苗期时,每15天喷施一次叶面肥,其中,叶面肥是质量浓度为0.3%的叶面氮肥或质量浓度为0.1%的磷酸二氢钾;每次喷施叶面肥时,需要均匀喷湿叶背、叶面直至有水珠往下滴为宜;
定植后的3~6个月期间,给根部施一次第一肥以加快植株的生长,其中,第一肥中以氮肥为主磷钾肥次之;
定植6个月后,给根部施一次第二肥以加快地下块茎的生长,其中,第二肥中以磷钾肥为主;种植期大于一年的菊叶薯蓣,定植一年后的施肥要以磷钾肥为主尿素为辅,在开春前进行一次扩穴施肥,8月份追施一次结 薯肥;
(4)除草:出现杂草,要及时清除,除草采用化学除草剂,所述除草剂为质量浓度为10%的盖草灵乳油的750倍水稀释液与质量浓度为25%的杜邦宝成干悬浮剂的6000倍水稀释液的混合液,或所述除草剂为高效盖草能乳油1000倍水稀释液与质量浓度为25%的杜邦宝成干悬浮剂6000倍水稀释液混合;
除草剂在晴天并且在杂草的苗期喷雾;
(5)病虫害防治:在定植2个月后,用质量浓度为7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水稀释液或质量浓度为80%的多菌灵1200~1500倍水稀释液喷施防治根腐病、炭疽病;
如出现虫害,用质量浓度为40%乐果乳油1500倍水稀释液、质量浓度为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水稀释液或质量浓度为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水稀释液进行喷雾防治;
(6)打顶:当菊叶薯蓣的主蔓长到100cm时,用手摘除顶芽10cm长;菊叶薯蓣在大田生长阶段进行多次打顶,打顶应在晴天进行,并且打顶后结合一次施肥;
(7)理蔓:栽植的菊叶薯蓣经过一年的管理后,要注意理蔓工作,理蔓就是对藤蔓进行缠绕、修剪和清理,当菊叶薯蓣出现大量雄花、雌花和老叶要及时修剪和清理;
(8)覆土:过冬前,应在薯蓣的头部盖上约5cm厚的土,所述头部是指菊叶薯蓣的茎部与根部的连接处;
(9采收:菊叶薯蓣的最佳采收期在每年的11月到翌年的5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叶薯蓣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蔓用架是人字架、三角架或水平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