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纳米棒状非金属掺杂BiPO4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Bi源、P源和掺杂物质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并调节pH值呈弱酸性,形成前驱体;其中掺杂物质为C源或N源,Bi元素的物质的量与C元素或N元素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P元素的物质的量;
步骤2:将前驱体放入微波水热反应釜中,将微波水热反应釜放到微波水热仪中,采用微波水热法进行反应,直至反应完全,反应完成后将生成的沉淀取出,洗涤、干燥,得到纳米棒状非金属掺杂BiPO4光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棒状非金属掺杂BiPO4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i源为Bi(NO3)3·5H2O,P源为Na3PO4·12H2O,C源为C6H12O6,N源为NaN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棒状非金属掺杂BiPO4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掺杂NaN3时,加入的N元素与Bi元素的摩尔比为(3.1~26.6):100;
当掺杂C6H12O6时,加入的C元素与Bi元素的摩尔比为(7.5~58.7):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棒状非金属掺杂BiPO4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掺杂NaN3时,加入的N元素与Bi元素的摩尔比为3.1:100、5.3:100、9.9:100、
17.6:100或26.6:100;
当掺杂C6H12O6时,加入的C元素与Bi元素的摩尔比为7.5:100、17.6:100、37:100、
47.1:100或58.7:10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棒状非金属掺杂BiPO4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用浓度为0.5~1.5mol/L的稀硝酸调节pH值,前驱体中稀硝酸与水的体积比为(2~5):(45~48)。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棒状非金属掺杂BiPO4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中Na3PO4·12H2O的浓度为0.03~0.08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棒状非金属掺杂BiPO4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水热法的具体操作为:选择微波控温模式,微波功率为300W,压力为1.8~2MPa,从室温升温至90~110℃,保温8~10min;继续升温至140~160℃,保温8~10min;继续升温至190~210℃,保温50~70min后停止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棒状非金属掺杂BiPO4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搅拌均匀所需的时间为20~40min;
所述步骤2中微波水热反应釜的填充比为40%-60%,微波水热反应釜的内衬为聚四氟乙烯材质;
所述步骤2中的干燥为在70~80℃下干燥10~12h。
9.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棒状非金属掺杂BiPO4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纳米棒状非金属掺杂BiPO4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光催化剂为C掺杂BiPO4光催化剂或N掺杂BiPO4光催化剂,其形貌均为纳米棒状结构,晶型均为单斜相独居石结构。
10.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棒状非金属掺杂BiPO4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纳米棒状非金属掺杂BiPO4光催化剂在降解环境污染物和有机物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