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赤魟软骨多肽类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快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细胞膜悬液的制备: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特异性受体高表达的、处于对数生长期的
5 7
肿瘤细胞,采用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于CO2培养箱内培养;当细胞计数达到10 ~10 时,应用胰蛋白酶将细胞消化,然后离心,取沉淀;将沉淀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加入到50 mM的Tris-HCl溶液超声破碎细胞,将悬液于1000 r/min、4℃条件下离心,取上清液于12000 r/min、4℃ 条件下离心20~25 min,得细胞膜沉淀,用生理盐水重悬,清洗后,加入生理盐水至膜蛋白含量为2.0~2.3 mg/mL,即为细胞膜悬液;
2)细胞膜固定相的制备:取预处理的大孔球形硅胶加入到低温反应管中,在振荡条件下,按照固液比1g:25~30 mL将细胞膜悬液加入到反应管中,吸附15~20 h,超声研磨
20~25 min后,于4000 r/min离心10~15 min,收集沉淀,用生理盐水洗涤2~3次,除去未结合的细胞膜,得细胞膜固定相;
3)赤魟软骨蛋白的制备与酶解:将破碎匀浆的赤魟软骨按固液比1 g:10~15 mL加入到1.0 mol/L盐酸胍溶液中,4 ℃、振荡抽提44~48 h后,于4 ℃、10000 r/min离心15~
20 min,取上清液装入截留分子量为1 kDa的透析袋中,用双蒸水于4 ℃以下透析22~24 h,透析液冷冻干燥,得赤魟软骨蛋白;将赤魟软骨蛋白按固液比1 g :15~20 mL加入到巴比妥钠-盐酸缓冲液中,按照赤魟软骨蛋白质量的1.5~2.5%加入中性蛋白酶(酶活力5
≥1.0×10 U/g),酶解温度55~65 ℃,酶解3~4 h,将溶液升温至90~95℃,并于此温度保持10~15 min,温度降至35~40 ℃,用NaOH调pH至7.5~8.0,按照赤魟软骨蛋白质量的1.5~2.5%加入胰蛋白酶,酶解温度为35~40 ℃,酶解3~4 h,将溶液升温至
90~95℃,并于此温度保持10~15 min,于10000 r/min、4℃ 条件下离心15~20 min,取上清液,上清液采用1 kDa超滤膜进行超滤处理,收集分子量小于1 kDa部分,置于截留分子量为100的透析袋中,三蒸水透析24 h,冻干,得酶解物活性组分;
4)赤魟软骨多肽类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制备:将酶解物活性组分用三蒸水配成
0.03~0.05 mg/mL的溶液,将细胞膜固定相按照固液比1 g:10mL加入到活性组分溶液中,
35~40℃保温孵育2~3 h后,4000 r/min离心10~15 min,留取上清液,沉淀用三蒸水淋洗8~10次,合并洗涤液和上清液,冻干,即为细胞膜吸附剩余物;利用RP-HPLC建立酶解物活性组分和细胞膜吸附剩余物的指纹图谱,纯化制备消失或峰面积显著减小的差异峰,并对其进行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抑制作用测定,活性最强峰经蛋白/多肽序列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序列为Gly-Tyr-Ile-Cys-Pro-Gln-Trp,ESI-MS检测分子量为865.98 D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肿瘤细胞为肝癌细胞Bel-74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赤魟为 Sphyrna lewin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大孔球形硅胶的预处理方法为:将规格为5μm、 200Å的大孔球形硅胶中加入HCl溶液,超声处理15~20 min,转移至圆底烧瓶瓶中搅拌回流水解2~3 h后,将硅胶移至烧杯中,加双蒸水洗涤3~5次,每次25~30 min。
5.将洗涤处理好的大孔球形硅胶减压抽干,于120 ℃下活化6~8 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RP-HPLC条件为:进样量为5~10 μL;色谱柱是规格为250 mm × 4.6 mm,5 μm的Amethyst C18;洗脱条件为0~40 min内乙腈浓度由10%匀速升至50%;流速0.4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5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