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聚L-谷氨酸/直链淀粉修饰玻碳电极对色氨酸对映体的选择性识别,步骤如下:
a、制备聚L-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配制L-谷氨酸溶液(溶剂为0.1~0.3M磷酸二氢钠,pH=6~7),采用循环伏安法将其沉积在玻碳电极表面,得到聚L-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
b、制备聚L-谷氨酸/直链淀粉修饰玻碳电极:将制备的聚L-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浸入20~30mL直链淀粉溶液中,在8℃下自组装18~28h,得到聚L-谷氨酸/直链淀粉修饰玻碳电极。
c、对色氨酸对映体的选择性识别:采用差分脉冲法来识别色氨酸对映体,将聚L-谷氨酸/直链淀粉修饰玻碳电极静置在不同温度(2~42℃)下的20~30mL色氨酸对映体溶液中(静置时间30~90s),以0.1~0.5V/s的扫速在0.4~1.0V(vs.SCE)的电化学窗范围内进行差分脉冲,每次测完后修饰电极在20~30mL空白溶液(0.1~0.3M磷酸二氢钠,pH=6~7)中扫稳恢复电极活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聚L-谷氨酸/直链淀粉修饰玻碳电极对色氨酸对映体的选择性识别,其特征是:所述步骤a中,L-谷氨酸的浓度为0.03~0.06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聚L-谷氨酸/直链淀粉修饰玻碳电极对色氨酸对映体的选择性识别,其特征是:所述步骤b中,直链淀粉的浓度为1~3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聚L-谷氨酸/直链淀粉修饰玻碳电极对色氨酸对映体的选择性识别,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色氨酸对映体的浓度为0.2~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