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纤维素梭菌(Clostridium sp.)WSH15-04,于2015年10月2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5638。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解纤维素梭菌(Clostridium sp.)WSH15-04生产D-阿洛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解纤维素梭菌WSH15-04发酵所得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为催化剂,以D-果糖为底物,催化生产D-阿洛酮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pH 7.5-8.5的10-150mmol/L的Tris-HCl缓冲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00g/L~800g/L的D-果糖作为底物,再加入解纤维素梭菌WSH15-04发酵得到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0.005-0.02U/g,在60℃下反应1-5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pH 7.5-8.5的10-150mmol/L的Tris-HCl缓冲液中,加入果糖含量为300g/L的果葡糖浆作为底物,再加入解纤维素梭菌WSH15-04发酵得到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0.005-0.02U/g,在55-60℃下反应1-5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H8.0的10-150mmol/L的Tris-HCl缓冲液中,以果糖含量为570g/L的果葡糖浆为底物,加入解纤维素梭菌WSH15-04发酵得到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0.005-0.02U/g,在60℃下反应1-5h。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是解纤维素梭菌WSH15-04经种子培养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得到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粗酶液或浓缩酶液。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化反应是在振荡条件下进行的。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解纤维素梭菌(Clostridium sp.)WSH15-04生产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解纤维素梭菌WSH15-04菌株为生产菌株,经种子培养和液体深层发酵得到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种子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0%,酵母粉5.0%,氯化钠10.0%,pH 7.0;种子培养条件为:37℃、摇瓶转速200r/min、培养10~14h;
所述液体深层发酵,是在发酵培养基中,于25℃、200r/min发酵2~3d,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5.0%,牛肉膏2.0%,K2HPO4 1.0%,NaH2PO4 1.0%,MgSO4 0.5%,pH7.0。
10.权利要求1所述解纤维素梭菌(Clostridium sp.)WSH15-04生产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