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湿陷性黄土地区雨水的规则化下渗防护系统,包括路基压实土层(2),路基压实土层(2)为原状土层(1)的上部土层,路基压实土层(2)上方铺设道路结构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系统还包括下凹绿地(4),下凹绿地(4)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道路结构层(3)和路基压实层(2),下凹绿地(4)的底部与所述原状土层(1)接触;下凹绿地(4)的一个侧面与所述路基压实土层(2)之间设置有防水土工布(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陷性黄土地区雨水的规则化下渗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绿地(4)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砾石层(4-1)、中粗砂层(4-2)、混合土层(4-3)和种植土层(4-4);所述下凹绿地(4)还包括竖直设置的雨水管(4-5),雨水管(4-5)的底端由上至下依次穿过种植土层(4-4)、混合土层(4-3)、中粗砂层(4-2)和砾石层(4-1),雨水管(4-
5)的底端连接城市雨水管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陷性黄土地区雨水的规则化下渗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层(4-1)设置在所述原状土层(1)内,所述中粗砂层(4-2)和混合土层(4-3)设置在所述路基压实土层(2)内,所述种植土层(4-4)设置在所述道路结构层(3)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陷性黄土地区雨水的规则化下渗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压实土层(2)与所述中粗砂层(4-2)和混合土层(4-3)相接触的一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4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陷性黄土地区雨水的规则化下渗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粗砂层(4-2)、混合土层(4-3)和种植土层(4-4)与路基压实土层(2)之间形成缝隙,所述防水土工布(9)设置在缝隙内,将路基压实土层(2)与中粗砂层(4-2)、混合土层(4-3)和种植土层(4-4)分隔开。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陷性黄土地区雨水的规则化下渗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管(4-5)的管口与所述种植土层(4-4)表面的距离d为100mm。
7.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陷性黄土地区雨水的规则化下渗防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原状土层(1)的上部土层压实,形成路基压实土层(2),压实后,确定下凹绿地(4)在路基压实土层(2)中的两侧边界,在一侧边界处沿竖直方向下挖至路基压实土层(2)底面,另一侧边界处以1:1的边坡度下挖至路基压实土层(2)底面,并铲除两侧边界之间的土壤,路基压实土层(2)内形成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条形铺设槽(5),条形铺设槽(5)的一个侧面相对于水平面为倾斜面;
步骤二,在原状土层(1)内,沿条形铺设槽(5)的底面的两侧边界沿竖直方向下挖,并铲除两侧边界之间的原状土层土壤,原状土层(1)内形成纵截面为矩形的第一沟槽(6);
步骤三,条形铺设槽(5)的两侧的路基压实土层(2)的上方分别铺设道路结构层(3),两个道路结构层(3)之间形成纵截面为矩形的第二沟槽(7);条形铺设槽(5)内为倾斜面的一侧上方的道路结构层(3)为第一道路结构层,第一道路结构层的边界与条形铺设槽(5)的底面之间留有空隙,该空隙形成防水土工布安装平台(8);
步骤四,在条形铺设槽(5)内为倾斜面的一侧铺设防水土工布(9),沿条形铺设槽(5)的长度方向搭接多个防水土工布(9);防水土工布(9)的顶部弯折一定宽度并平铺在防水土工布安装平台(8)上,防水土工布(9)的剩余部分平铺在倾斜面上;
步骤五,竖直安装雨水管(4-5),雨水管(4-5)的底端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沟槽(7)、条形铺设槽(5)和第一沟槽(6);雨水管(4-5)的底端与城市雨水管道连通;
步骤六,在第一沟槽(6)内铺设砾石层(4-1),在条形铺设槽(5)内由下至上依次铺设中粗砂层(4-2)和混合土层(4-3),在第二沟槽(7)内铺设种植土层(4-4);
步骤七,在种植土层(4-4)内种植适应当地气候且耐涝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