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脱油除砂旋流分离装置,具有沉砂外壳、介质总入口、油相出口、砂相出口以及水相出口,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沉砂外壳内从上到下分别置有上封板、双切向入口盘、入口定位腔、一级柱形缓冲段、变径排油通管、一级锥形分离段、分砂管、二级螺旋式入口槽、二级柱形缓冲段、二级锥形分离段、二级变径增压管以及导砂基座;
其中变径排油通管上具有楔形分油口、卡位螺纹及定心螺纹,所述楔形分油口的楔入方向根据切向入口方向确定,以使得该楔入方向与内旋流方向一致,所述变径排油通管上端内径较大下端内径较小,内部设有一增压内管,所述卡位螺纹的作用在于与上封板连接以此实现对变径排油通管的定位;上封板与变径排油通管通过封板定位螺纹与卡位螺纹进行紧固连接,同时上封板与双切向入口盘通过螺栓共同固定在入口定位腔内;
一级柱形缓冲段与入口定位腔螺栓连接,一级柱形缓冲段的下方依次与一级锥形分离段与分砂管相连接,共同构成一级分离段;其中,分砂管具有楔形分砂口,以此进行砂相分离,所述分砂口的楔入方向与旋流腔内处理液外旋流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分砂管与二级油水分离段相连接,其中,二级螺旋式入口槽通过变径排油管底端的定心螺纹实现定位连接,并共同置于装置整体的轴心位置;二级油水分离段中的密封螺纹被用来固定导砂基座以同时保证装置底部的密封性;
所述沉砂外壳与二级油水分离段共同形成沉砂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