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基于死区和摩擦补偿的机械臂伺服系统动态面瞬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机械臂伺服系统的动态模型,初始化系统状态、采样时间以及控制参数,过程如下:
1.1机械臂伺服系统的动态模型表达形式为
其中,q,和 分别为机械臂关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M(q)∈Rn×n是每个关节的对称正定惯性矩阵; 是每个关节离心科里奥利矩阵; 表示阻尼摩擦系数的对角正定矩阵;G(q)∈Rn×1代表重力项;TL∈Rn×1是电机的干扰项;τ∈Rn×1是电机驱动模块的转矩;D(τ)是系统带有死区的转矩输出;i是电机电流信号;Lm和Rm分别是电机的电阻和电感;kb是电机的电动势的反馈系数;n是电机的转速;uv是电压控制信号;
1.2定义变量x10=q, gn(q)=M-1(q),x30=i,则式(1)改写为
其中, ΔM(q), ΔG(q),和ΔTf是未知M(q), G(q)的不确定项;TL∈L2[0,T],是系统的干扰项;
步骤2,对系统存在的死区,进行逆变换处理,并建立考虑死区系统的模型,过程如下:
2.1非线性系统死区D(τ)表示为
其中,τ是死区的输入,D(τ)是死区的数学模型输出,mr和ml表示死区的未知斜率,br和bl代表死区的未知宽度界限,假设mr>0,ml>0,br≥0,和bl≤0;
2.2建立死区逆模型,τ的表达式为:
其中,τ是电机驱动模块转矩的信号, 和 是mr,ml,mrbr,和mlbl的估计值;
δ的表达式为:
则,τ和D(τ)之间的误差为:
2.3定义变量x1=x10,x2=x20,x3=gnnktx30,式(2)被重新写为:
其中, Td=gnTu,步骤3,构建合适的摩擦模型,过程如下:
3.1系统非线性摩擦力表示为:
其中,z是系统摩擦力的接触面;x1是系统的跟踪轨迹;σ0,σ1,σ2是合适的常数;
3.2摩擦力接触面的一阶导数表示为:
其中, xs表示x1接近的一个稳态值;
3.3摩擦力的模型为:
其中,z的弯曲程度接近一个稳态值zs, 因此,定义ε=z-zs;
步骤4,构造瞬态误差变量,过程如下:
4.1定义误差变量:
e=y-yd (11)其中,yd是该系统的理想运动轨迹,y是实际系统输出;
4.2设计误差变量的边界为:
其中, 是一个连续的正函数, 对t≥0,都有 则Fφ(t)=δ0exp(-a0t)+δ∞ (13)其中,δ0、δ∞和a0是中间参数,δ0≥δ∞>0,a0>0, 且|e(0)|<Fφ(0);
4.3定义瞬态控制误差变量为:
步骤5,计算反演法中系统控制虚拟量、动态滑模面及微分,过程如下:
5.1对s1求导得:
其中,φF=1/(Fφ-||e||)2;
5.2虚拟控制量
其中,定义 k1为常数,且k1>0;
5.3定义一个新的变量α1,让虚拟控制量 通过时间常数为τ1的一阶滤波器:
5.4定义滤波误差 则
步骤6,针对式(2),设计虚拟控制量:
6.1定义误差变量
6.2为了逼近式(2)中的不确定项gnε(t)+Td,用以下神经网络来估计:f=gnε(t)+Td=W1*Tφ(X1)+ε* (20)其中,W1*T代表理想权重,ε*为神经网络理想误差值,且满足||ε||≤εN,εN则是一个正的常数; 代表输入矢量qd, 是系统q, 的理想值;φ(X1)=[φ1(X1),φ2(X1),…φm(X1)]T是神经网络的基本函数;φi(X1)被取为以下高斯函数:
其中,ci代表高斯函数的核参数;σi代表高斯函数的宽度;exp(·)代表以自然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
6.3设计虚拟控制量
其中,k2为常数且k2>0,是 的估计值, 是W1*的估计值;
6.4定义一个新的变量α2,让虚拟控制量 通过时间常数为τ2的一阶滤波器:
6.5定义 则
步骤7,设计控制输入,过程如下:
7.1系统的f3(x3)由于不易测得,用以下神经网络估计:
其中, 代表理想权重,ε*为神经网络理想误差值,且满足||ε||≤εN,εN则是一个正的常数; 代表输入矢量qd, 是系统q, 的理想值;
7.2设计控制输入uv:
其中, 是 的估计值, 是 的估计值;
7.3设计自适应律:
其中,Kj是自适应矩阵,vμ>0是自适应参数;
步骤8,设计李雅普诺夫函数
其中, W*是理想值;
对式(26)进行求导得:
如果 则判定系统是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