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关于异形截面的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整个编织区域分成若干个相互连接的矩形编织区域,所述矩形编织区域分成5个编织工作区,分别标记为A编织工作区、B编织工作区、C编织工作区、D编织工作区、E编织工作区;所述C编织工作区、D编织工作区、E编织工作区沿着横向排列,所述A编织工作区、B编织工作区分别设置在C编织工作区、D编织工作区、E编织工作区的上下两个端面上;
所述A编织工作区和B编织工作区大小相一致,均为26*4的矩形;所述C编织工作区为5*
5的矩形;所述D编织工作区为6*5的矩形;所述E编织工作区为5*5的矩形;
所述3D编织方法采用四步法的1*1的编制方法,经过7个工艺步骤完成一个编织循环,经过若干个编织循环完成关于异形截面的3D编织方法;所述具体步骤如下:将第2-27间奇数纵列上的携纱器上移1位;
将第2-15横行上的偶数行上的携纱器均左移1位,奇数行上的携纱器均右移1为;
将第2-27纵列间奇数列上的携纱器上移1位,其中第7纵列和第19纵列上的携纱器保持不动,将第2-27纵列间偶数列上携纱器均下移1位,其中第12纵列和第22纵列上的携纱器保持不动;
将第6-11横行上的偶数行上的携纱器均右移1位,奇数行上的携纱器均左移1位;
将第7纵列和第19纵列上的携纱器均上移1位,将第12纵列和第22纵列上的携纱器均下移1位;
将第2-15横行上奇数行上的携纱器均左移1位,偶数行上的携纱器均右移1位;
将第2-27纵列上的奇数列上的携纱器均上移1位,偶数列上的携纱器均下移1为,完成一个编织循环,回到步骤(1)进行若干个循环,完成关于异形截面的3D编织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异形截面的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编织工作区的携纱器的数量为(26+1)*(4+1),B编织工作区的携纱器的数量为(26+1)*(4+1),C编织工作区的携纱器的数量为(5+1)*(5+1)、D编织工作区的携纱器的数量为(6+1)*(5+1)、E编织工作区的携纱器的数量为(5+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异形截面的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编织工作区与C编织工作区之间的隔间距为6个纵列、所述D编织工作区与E编织工作区之间的隔间距为4个纵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异形截面的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编织区域中的选用A编织工作区、B编织工作区和C编织工作区进行编织,则编织品为C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异形截面的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编织区域中的选用A编织工作区、B编织工作区和D编织工作区进行编织,则编织品为“工”字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异形截面的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编织区域中的选用A编织工作区、B编织工作区、C编织工作区和E编织工作区进行编织,则编织品为“口”字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异形截面的3D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制中借助芯轴,所述矩形编织区域中的选用A编织工作区、B编织工作区、C编织工作区和E编织工作区进行编织,内衬圆柱芯轴,则编织品为圆管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