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基于纳米孔膜-磁性纳米颗粒的电化学组胺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制备以氧化铝纳米孔膜为核心传感芯片的电化学组胺传感器:将氧化铝纳米多孔膜在沸腾双氧水中处理30-40分钟后,先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再用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硅烷化处理,最后用环氧树脂胶封在PDMS容器的上下腔之间,制得以纳米孔膜为核心芯片的电化学组胺传感器;
(2)固定组胺抗体:往步骤(1)电化学组胺传感器中加入组胺单克隆抗体溶液,0~4℃下静置3~6小时后,往芯片上腔通入PBS缓冲液,清洗1~3次,再用含牛血清蛋白的PBS缓冲液封闭纳米孔膜,所得传感器于4℃保存备用;
(3)表面羧基化Fe3O4磁性纳米颗粒固定组胺抗体:表面羧基化Fe3O4磁性纳米颗粒,先用EDC/NHS活化羧基,再将磁性纳米颗粒分散到PBS缓冲液中,加入组胺抗体,充分混合,0~4℃静置6~10小时后,在磁场作用下分离得到组胺抗体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分散到PBS缓冲液中,4℃下保存备用;
(4)利用磁性纳米颗粒富集组胺到纳米多孔膜上:将步骤(3)得到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加入到待测试样品中,20-40分钟后,在磁场作用下分离出磁性纳米颗粒并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传感器芯片上,静置15~30分钟后,加入PBS缓冲液洗去纳米孔膜表面非特异性结合的磁性纳米颗粒,得到基于纳米孔膜-磁性纳米颗粒的电化学组胺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硅烷化处理方法如下:将双氧水处理并清洗烘干后的氧化铝纳米多孔膜浸没到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甲苯溶液中,其中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分数为1~5%,50~70℃下静置
20~24小时后取出,用甲苯清洗三次后置于加热板上60~80℃下固化1~2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PDMS容器按如下方法制备:将道康宁DC184灌封胶的基本组分与固化剂按10:1质量比完全混合,制成上下腔连通且上下腔直径不同的PDMS容器,其中上腔直径为13mm,下腔直径为1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组胺单克隆抗体溶液浓度为7μg/mL,溶剂为pH 7.4、0.1M的PBS缓冲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EDC/NHS摩尔比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