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存在衬砌背后空洞的隧道围岩压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步骤为:步骤1):分别建立衬砌拱顶有、无空洞时的隧道地层-结构模型,然后经有限元分析得到有、无空洞以及不同空洞宽度时隧道垂直围岩压力和水平侧压力的变化情况;
所述的空洞位于衬砌拱顶正上方,且对称分布于拱顶左右两侧;
步骤2):根据步骤1)得到的有、无空洞以及不同空洞宽度时的隧道垂直围岩压力和水平侧压力的变化情况,确定拱顶空洞存在时荷载-结构法模型中的垂直围岩压力和水平侧压力的分布规律;
所述的拱顶空洞存在时荷载-结构法模型中垂直围岩压力和水平侧压力分布规律的确定过程如下:对基于地层-结构模型所得隧道垂直围岩压力分布和水平侧压力分布分别作包络图,由此确定拱顶空洞存在时荷载-结构法模型中的分布规律;
步骤3):根据步骤2)确定的拱顶空洞存在时荷载-结构法模型中的垂直围岩压力和水平侧压力分布规律,进一步确定拱顶空洞存在时垂直围岩压力和水平侧压力值;
荷载-结构法模型中无论拱顶有无空洞以及不同空洞宽度时,衬砌所受总的松动围岩压力包括总的垂直围岩压力和水平侧压力均保持不变,基于此确定拱顶空洞存在时垂直围岩压力和水平侧压力的值;
在拱顶空洞宽度为B时,根据拱顶有、无空洞时隧道总的垂直围岩压力保持不变,有所述l为隧道跨度,单位为m;所述B为拱顶空洞宽度,单位为m;所述q0为隧道拱顶无空洞时的垂直围岩压力;所述q1为空洞存在时隧道最左端和最右端的垂直围岩压力,单位为N/m2;所述q2为空洞存在时隧道最左端和最右端的垂直围岩压力,单位为N/m2;
令q1=q0,则由式(1)可求得:
由式(2)可以看出,空洞宽度B越大,则q2越大;
同样地,根据拱顶有、无空洞时隧道总的水平侧压力保持不变,有
其中
所述H为隧道开挖高度,单位为m;所述R为隧道拱部半径,单位为m;所述e1为拱顶无空洞时隧道顶部的水平侧压力;所述e2为拱顶无空洞时隧道底部的水平侧压力;所述e′1为拱顶空洞存在时隧道顶部的水平侧压力,单位为N/m2;所述e′2为拱顶空洞存在时隧道底部的水平侧压力,单位为N/m2;
令e′2=e2,则由式(3)可求得:
由式(4)可以看出,空洞宽度B越大,H′越小,则e′1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