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异黄芪甲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环黄芪醇的3位羟基以保护基R1保护,得到化合物2;
(2)将化合物2的6位和16位羟基以保护基R2保护,得到化合物3;
(3)将化合物3与糖基给体化合物4发生糖苷化反应,得到化合物5;
(4)将化合物5的3位保护基R1脱除,得到化合物6;
(5)将化合物6与糖基给体化合物7发生糖苷化反应,得到化合物8;
(6)将化合物8的所有保护基脱除,得到异黄芪甲苷,
其中,所述R1选自TBS、TES、TBDMS、TBDPS、DIPS、DPS或TIPDS;所述R2为特戊酰基;所述R3为苯甲酰基;所述X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黄芪甲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保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室温下,将环黄芪醇溶于第一溶剂中,再加入卤代硅烷和咪唑,将反应温度缓慢升至室温后搅拌直到TLC跟踪显示环黄芪醇反应完全;所述第一溶剂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DMF、甲苯、苯、二氧六环、吡啶、冰醋酸、四氢呋喃、三乙胺、乙酸乙酯、丙酮、甲醇、乙醇、DMSO或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卤代硅烷为TBSCl、TESCl、TBDMSCl、TBDPSCl、DIPSCl、DPSCl或TIPDSCl,所述环黄芪醇、卤代硅烷和咪唑的摩尔比为1:1:3~1:5:10;所述环黄芪醇在第一溶剂中的浓度为0.1~1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黄芪甲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保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以下,将化合物2溶于第二溶剂中,再加入特戊酰氯,将反应温度缓慢升至室温后再加热到50℃,继续搅拌直到TLC跟踪显示化合物2反应完全,所述第二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DMF、甲苯、苯、二氧六环、吡啶、四氢呋喃、三乙胺、乙酸乙酯、丙酮、甲醇、乙醇、DMSO或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化合物2和特戊酰氯的摩尔比为1:2~1:20;所述化合物2在第二溶剂中的浓度为0.1~1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黄芪甲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糖苷化反应包括以下步骤: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化合物3和糖基给体化合物4溶于第三溶剂中,并加入干燥剂,在室温下搅拌0.5~2小时再加入催化剂,继续在室温下搅拌直到TLC跟踪显示化合物3反应完全;所述第三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DMF、甲苯、苯、二氧六环、吡啶、冰醋酸、四氢呋喃、三乙胺、乙酸乙酯、丙酮、甲醇、乙醇、DMSO或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3、糖基给体化合物4和所述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0.1~1:5:
0.8;所述化合物3在第三溶剂中的浓度为0.001~1mol/L;所述催化剂选自一价金的络合物;所述干燥剂选自分子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黄芪甲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保护基R1脱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室温下,将化合物5溶于第四溶剂中,再加入樟脑磺酸,搅拌直到TLC跟踪显示化合物5反应完全;所述第四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DMF、甲苯、苯、二氧六环、吡啶、冰醋酸、四氢呋喃、三乙胺、乙酸乙酯、丙酮、甲醇、乙醇、DMSO或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化合物5和樟脑磺酸的摩尔比1:1~1:10;所述化合物
5在第四溶剂中的浓度为0.001~1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黄芪甲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糖苷化反应包括以下步骤:将化合物6和糖基给体化合物7溶于第五溶剂中,并加入干燥剂,在室温下搅拌0.5~2小时再加入催化剂,继续在室温下搅拌直到TLC跟踪显示化合物6反应完全,所述第五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DMF、甲苯、苯、二氧六环、吡啶、冰醋酸、四氢呋喃、三乙胺、乙酸乙酯、丙酮、甲醇、乙醇、DMSO或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化合物6、糖基给体化合物7和所述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0.1~1:5:0.8;所述化合物6在第五溶剂中的浓度为0.001~1mol/L;所述催化剂选自一价金的络合物;所述干燥剂选自分子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黄芪甲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保护基脱除的反应包括以下步骤:将化合物8溶于第六溶剂中,再加入还原剂,室温下搅拌直到TLC跟踪显示化合物8反应完全;所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氢化铝锂,硼烷;所述第六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DMF、甲苯、苯、二氧六环、吡啶、冰醋酸、四氢呋喃、三乙胺、乙酸乙酯、丙酮、甲醇、乙醇、DMSO或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黄芪甲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6)中的任意步骤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