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上层框架前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上层框架前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框架不直接支承车辆,上面安装有曳引单元,承载车辆的上层台板受到曳引单元的四点悬挂曳引升降;位于上层的框架(1)设置有四根立柱,直接被地面层支承,在非运行状态时静置于平面停车位(4)之上,能够在前移驱动单元的驱动下整体前移至车道(5)之上,上层框架在静置以及前移过程,其车长方向中心线持续与车道中心线垂直;上层框架前移结束后,在旋转驱动单元的驱动下,绕回转单元的回转中心(8)旋转,使得上层框架整体转动90°,其车长方向中心线从原来与车道中心线垂直改变为与车道中心线平行;
所述上层框架前移旋转装置由框架(1)、内侧立柱、外侧立柱、内侧导轨、外侧导轨(6)、驱动单元、引导单元组成;
所述框架(1)为矩形钢结构,非运行状态静置于平面停车位(4)的上层位置,由两根框架纵梁(1-1)和两根框架横梁(1-2)紧固连结而成,上述两根框架纵梁(1-1)和两根框架横梁(1-2)构成的内部空腔的尺寸能够容纳上层车辆(2)的停放;框架(1)靠近停车位(4)一侧的框架横梁(1-2)的上方安装有曳引单元,该曳引单元对承载二层车辆的上层台板(3)实施曳引悬挂升降;
所述内侧立柱是指始终位于靠近回转中心(8)一侧的立柱,共有两根,分为内侧前立柱(1-7)、内侧后立柱(1-8);当上层框架处于非运行状态、静置于平面停车位(4)之上的时候,内侧前立柱(1-7)位于远离车道(5)的一端的位置,内侧后立柱(1-8)位于靠近车道(5)的一端的位置;
所述外侧立柱是指始终位于远离回转中心(8)一侧的立柱,共有两根,分为外侧前立柱(1-5)、外侧后立柱(1-6);当上层框架处于非运行状态、静置于平面停车位(4)之上的时候,外侧前立柱(1-5)位于远离车道(5)的一端的位置,外侧后立柱(1-6)位于靠近车道(5)的一端的位置;
所述内侧导轨是指位于回转中心(8)一侧的导轨,由固定导轨(7)以及回转单元组成;
其中,固定导轨(7)为直线导轨,紧固安装在内侧立柱一侧的停车位(4)内部地面之上,工作截面为能够容纳导轮的凹槽或者是能够被导轮夹持的凸缘,其中心线与车道中心线垂直;
回转单元由固定部件(8-1)和转动部件(8-3)组成,自身无动力;其中,固定部件(8-1)紧固安装在内侧导轨靠近车道(5)一侧往外的地面以下的位置,转动部件(8-3)受固定部件(8-
1)的约束,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绕转动部件(8-3)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固定部件(8-1)作圆周运动,其旋转轴线与地面垂直,转动部件(8-3)的上部平面与地面齐平,上面设置有一段截面尺寸与固定导轨(7)相同的短直线导轨(8-2);当上层框架位于停车位(4)内部静置时,转动部件(8-3)上部平面设置的短直线导轨(8-2)的中心线与车道中心线垂直,与固定导轨(7)的中心线为同一直线,与固定导轨(7)形成一个连续的直线导轨;
所述外侧导轨(6)是指位于远离回转中心(8)一侧的导轨,为直线导轨,紧固安装在外侧立柱一侧的停车位(4)内部地面之上,工作截面为能够容纳导轮的凹槽或者是能够被导轮夹持的凸缘,其中心线与车道中心线垂直,即外侧导轨(6)的中心线与内侧导轨的固定导轨(7)的中心线平行;
所述驱动单元由电机减速机、外侧驱动轮机构(9-1)、动力传递机构、离合器、内侧驱动轮机构(9-2)组成;其中,电机减速机设置在外侧前立柱(1-5)之上,用于驱动外侧驱动轮机构(9-1)以及驱动动力传递机构;外侧驱动轮机构(9-1)设置在外侧前立柱(1-5)的垂直下方位置,外侧驱动轮机构(9-1)的外侧驱动轮的下缘表面与地面层接触,被电机减速机的动力输出带动旋转;动力传递机构用于把位于外侧前立柱(1-5)位置的电机减速机的动力输出沿框架纵梁(1-1)、框架横梁(1-2)的走向传递至位于内侧前立柱(1-7)下方位置的内侧驱动轮机构(9-2),采用多个能够90°传递动力的伞齿轮传动副、蜗杆/蜗轮传动副或者采用多个能够长距离传递动力的链轮/链条传动副或者综合采用上述传动副;动力传递机构的动力输入端通过离合器与电机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离合器的作用是当离合器处于“合”状态,电机减速机动力输出带动动力传递机构,当离合器处于“离”状态,电机减速机动力输出不能够带动动力传递机构,动力传递机构处于静止状态;内侧驱动轮机构(9-2)设置在内侧前立柱(1-7)的垂直下方位置,内侧驱动轮机构(9-2)的内侧驱动轮的下缘表面与地面层接触,被动力传递机构的输出部件带动旋转;当离合器处于“合”状态,电机减速机动力输出带动动力传递机构、从而带动内侧驱动轮旋转;动力传递机构的传动比设置和传动设置须使得电机减速机带动的外侧驱动轮最大线速度与通过动力传递机构带动的内侧驱动轮最大线速度相同且方向相同;
所述引导单元包括导轮机构、万向轮机构(9-3);其中,导轮机构设置在外侧前立柱(1-
5)、内侧前立柱(1-7)的下方位置,分别与外侧导轨(6)、内侧导轨配对使用;导轮机构的固定件分别紧固安装在外侧前立柱(1-5)、内侧前立柱(1-7)之上,并使得导轮分别位于外侧导轨(6)、内侧导轨的凹槽内部,被外侧导轨(6)、内侧导轨的凹槽工作表面形成夹持,起到直线移动导向作用;或者使得导轮分别位于外侧导轨(6)、内侧导轨的凸缘上方,能够夹持外侧导轨(6)、内侧导轨的凸缘的工作表面,起到直线移动导向作用;万向轮机构(9-3)设置在外侧后立柱(1-6)、内侧后立柱(1-8)的垂直下方位置,万向轮机构(9-3)无动力驱动,万向轮机构(9-3)的万向轮的下缘表面与地面层接触;
外侧前立柱(1-5)的上端与框架纵梁(1-1)紧固连结,下端设置的外侧驱动轮机构(9-
1)的外侧驱动轮的下缘表面与地面层接触;外侧后立柱(1-6)的上端与框架纵梁(1-1)紧固连结,下端设置的万向轮机构(9-3)的万向轮的下缘表面与地面层接触;内侧前立柱(1-7)的上端与框架纵梁(1-1)紧固连结,下端设置的内侧驱动轮机构(9-2)的内侧驱动轮的下缘表面与地面层接触;内侧后立柱(1-8)的上端与框架纵梁(1-1)紧固连结,下端设置的万向轮机构(9-3)的万向轮的下缘表面与地面层接触;以上,即构成一个被地面层支承的四立柱上层框架结构,使得框架(1)位于上层高度位置且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层框架前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改由两套变频驱动的电机减速机、外侧驱动轮机构(9-1)、内侧驱动轮机构(9-2)组成;其中,一套电机减速机设置在外侧前立柱(1-5)之上,用于驱动外侧驱动轮机构(9-1);外侧驱动轮机构(9-1)设置在外侧前立柱(1-5)的垂直下方位置,外侧驱动轮机构(9-1)的外侧驱动轮的下缘表面与地面层接触,被电机减速机的动力输出带动旋转;另一套电机减速机设置在内侧前立柱(1-7)之上,用于驱动内侧驱动轮机构(9-2);内侧驱动轮机构(9-2)设置在内侧前立柱(1-7)的垂直下方位置,内侧驱动轮机构(9-2)的内侧驱动轮的下缘表面与地面层接触,被电机减速机的动力输出带动旋转;电机减速机的同步控制方式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的其中一种:方式一,两套电机减速机采用同一个变频驱动单元,使得两套电机减速机处于工作状态时,能够以同速、同向旋转;方式二,两套电机减速机分别采用不同的变频驱动单元,并增加一个速度检测及控制单元,当两套电机减速机处于工作状态时,若检测到外侧驱动轮的最大线速度与内侧驱动轮的最大线速度出现误差,即作出相关控制,使得外侧驱动轮的最大线速度与内侧驱动轮的最大线速度趋于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层框架前移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单元取消导轮机构;
所述内侧导轨的固定导轨(7)的直线导轨改为导向齿条,安装位置不变,其中心线与车道中心线垂直;所述内侧导轨的回转单元的转动部件(8-3)的上部平面设置的一段短直线导轨(8-2)改为导向齿条,其尺寸与固定导轨(7)的导向齿条相同;当上层框架位于停车位(4)内部静置时,转动部件(8-3)上部平面设置的导向齿条的中心线与车道中心线垂直,与固定导轨(7)的导向齿条的中心线为同一直线,与固定导轨(7)形成一个连续的导向齿条;
所述外侧导轨(6)原为直线导轨改为导向齿条,安装位置不变,其中心线与车道中心线垂直,即外侧导轨(6)的导向齿条中心线与内侧导轨固定导轨(7)的导向齿条中心线平行;
所述驱动单元的外侧驱动轮机构(9-1)的外侧驱动轮同轴安装有外侧导向齿轮,该外侧导向齿轮与外侧导轨(6)的导向齿条啮合,在上层框架作直线移动的时候,起到辅助驱动以及辅助导向作用;
所述驱动单元的内侧驱动轮机构(9-2)的内侧驱动轮同轴安装有内侧导向齿轮,该内侧导向齿轮与内侧导轨的导向齿条啮合,在上层框架作直线移动的时候,起到辅助驱动以及辅助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