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向双公交专用道条件下分离式站台停靠车辆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计算上游站台的站内延误;
B)确定上游站台公交车驶出站台时的临界穿越间隙;
C)计算上游站台公交车的驶出延误;
D)计算分离式站台的公交车平均延误;
E)以车均延误最低为目标确定最优分配方案;
所述步骤A)计算上游站台的站内延误,包括如下步骤:a)测算站台的公交车到达率及累积排队车辆数;
b)根据站台通行能力获取站台服务率;
c)根据上游站台公交车到达率及站台服务率计算站内延误;
所述步骤B)确定上游站台公交车驶出站台时的临界穿越间隙,包括如下步骤:a)计算前车驶过冲突点的时间;
b)确定公交车换道行驶时间;
c)确定穿越车辆与后车的安全间距;
d)计算临界穿越间隙;
所述步骤C)计算上游站台公交车的驶出延误,包括如下步骤:a)根据间隙接受理论计算驶出公交车平均等待间隔数;
b)计算所有非穿越间隔的平均延续时间;
c)根据公交车平均等待间隔数和非非穿越间隔平均持续时间,计算上游站台公交车的平均驶出延误;
所述步骤D)计算分离式站台的公交车平均延误,包括如下步骤:a)计算公交车高峰到站率;
b)根据公交车高峰到站率分别计算上下游站台的内延误和上游站台驶出延误,进而计算站台的总延误和车均延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双公交专用道条件下分离式站台停靠车辆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确定上游站台公交车驶出的临界穿越间隙,具体是:步骤a)第一阶段,计算前车驶过冲突点的时间为确保安全行驶,上游站台穿越公交车需要等待间隙中的前车通过冲突点后,方能启动;
此步骤的计算包括如下几个参数:公交车长度l、公交转向角θ、公交车安全行驶时速v、公交专用道宽度w、前车安全行驶通过冲突点的时间ta;
步骤b)第二阶段,确定公交车换道行驶时间根据道路特性和公交车的车辆特性来计算公交车的换道行驶时间,该步骤首先计算公交车由零速度加速至安全时速的时间,再计算以匀速行驶剩余换道路程的时间;
此步骤的计算包括如下几个参数: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i、车辆动力因素P、滚动阻力系数f、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W、公交车加速度a、公交车车上游站台公交车换道行驶时间tm、公交车安全行驶时速v、公交专用道宽度w步骤c)第三阶段,确定穿越车辆与后车的安全间距在公交车完成换道过程时,应与后方内侧车道的车辆保持安全间距tf,即车头时距与公交车正常行驶一个车身长度所花的时间差值;
此步骤计算包括以下两个参数:公交车长度l、与后车的安全间距tf;
步骤d)计算换道的临界穿越间隙
将上述三个阶段求得的前车驶过冲突点的时间、公交车换道行驶时间、穿越车辆与后车的安全间距进行求和得到上游站台公交车换道的临界穿越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双公交专用道条件下分离式站台停靠车辆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确定最优分配方案步骤如下:步骤a)首先对实地调查所获取的数据代入以下模型进行计算并分析,得出不同下游站台每小时停靠车数条件下的分离式站台总延误D,进而求出车均延误d=D/m;
上式包括以下参数:分离式站台每小时总停靠车辆数m、下游站台每小时停靠车辆数q、上游站台累计车辆数nup、下游站台累计车辆数ndown、站台服务率μ、有效绿信比g/c、临界间隙τ;
步骤b)绘制公交车均延误与公交站台到达率的关系曲线,在图中找出车均延误的最小极值点所对应的下游站台每小时停靠车辆数,将其作为最佳分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