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拦河坝体(1)和固定在拦河坝体(1)顶部的景观栏(2),所述拦河坝体(1)内设有过水通道(3),拦河坝体(1)面向水流前进方向的一侧倾斜设置,过水通道(3)贯穿拦河坝体(1)且水平设置,拦河坝体(1)内对应过水通道(3)设有用以控制过水通道(3)开合的闸门(4),景观栏(2)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景观栏组件(2a)和第二景观栏组件(2b),所述第一景观栏组件(2a)底部与拦河坝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景观栏组件(2b)底部与拦河坝体(1)顶部插接配合,第一景观栏(2)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个立柱(5)和若干位于每两个相邻立柱(5)之间的挡洪板(6),挡洪板(6)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两个相邻立柱(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5)包括沿拦河坝体(1)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相邻距离内依次设置的第一立柱(5a)、第二立柱(5b)和第三立柱(5c),第一立柱(5a)、第二立柱(5b)和第三立柱(5c)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立柱(5a)和第二立柱(5b)相邻的一侧设有供挡洪板(6)插接的第一插槽,第二立柱(5b)和第三立柱(5c)相邻的一侧设有供挡洪板(6)插接的第二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景观栏组件(2a)还包括将挡洪板(6)限位在第一插槽内的限位块(2c),所述限位块(2c)水平设置且限位块(2c)的一端依次穿过立柱(5)一侧和挡洪板(6)并位于立柱(5)的另一侧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洪板(6)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洪板(6a)、第二挡洪板(6b)、第三挡洪板(6c)、第四挡洪板和第五挡洪板,所述第一挡洪板(6a)顶部设有供第二挡洪板(6b)卡接的卡槽,第二挡洪板(6b)底部设有与第一挡洪板(6a)顶部卡槽卡接配合的凸棱,第二挡洪板(6b)顶部设有供第三挡洪板(6c)卡接的卡槽,第三挡洪板(6c)底部设有与第二挡洪板(6b)卡槽卡接配合的凸棱,第三挡洪板(6c)顶部设有供第四挡洪板卡接的卡槽,第四挡洪板底部设有与第三挡洪板(6c)顶部卡槽卡接配合的凸棱,第四挡洪板顶部设有供第五挡洪板卡接的卡槽,第三挡洪板底部设有与第四挡洪板顶部卡槽卡接配合的凸棱,第一挡洪板(6a)、第二挡洪板(6b)、第三挡洪板(6c)、第四挡洪板和第五挡洪板的两端均设有与第一插槽相配合的插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5a)和第二立柱(5b)的顶部设有供电装置(7),所述供电装置(7)包括支撑架(7a)和固定在支撑架(7a)顶部的承托板(7b),所述承托板(7b)顶部设有呈矩型分布的太阳能电池板(7c)。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景观栏组件(2b)包括沿拦河坝体(1)的延伸方向每10米内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柱(2b1)、第二支撑柱(2b2)和第三支撑柱(2b3),所述第一支撑柱(2b1)和第二支撑柱(2b2)之间设有第一挡板(2b4),所述第一挡板(2b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柱(2b1)和第二支撑柱(2b2)插接配合,第二支撑柱(2b2)和第三支撑柱(2b3)之间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柱(2b2)和第三支撑柱(2b3)插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b1)上段设有与第一立柱(5a)上段相卡接的第一卡板,第二支撑柱(2b2)上段设有有与第二立柱(5b)相卡接接的第二卡板,第三支撑柱(2b3)的上段设有与第三立柱(5c)相卡接的三卡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通道(3)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过水通道(3a)和第二过水通道(3b),所述第一过水通道(3a)远离第二过水通道(3b)的一侧设有供鱼类洄游的鱼道(8),所述鱼道(8)内设有竖直设置的隔板,隔板上设有供鱼类穿过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水通道(3a)内设有用以检测水流流速的检测件(9),检测件(9)包括流量传感器(9a)和扬声器,所述流量传感器(9a)位于第一过水通道(3a)内,扬声器位于第一立杆下端并与流量传感器(9a)无线连接,所述流量传感器(9a)和扬声器均与太阳能电池板(7c)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洪涝灾害的水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河坝体(1)背水面的一侧设有缓冲部(10),所述缓冲部(10)包括与拦河坝体(1)一体浇筑成型的缓冲池,所述缓冲池上设有供第一过水通道(3a)和第二过水通道(3b)内水流通过的进水口,缓冲池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阻流板(10a)和第二阻流板(10b),第一阻流板(10a)、第二阻流板(10b)和缓冲池内侧壁构成供水流通过的流水过道,第一阻流板(10a)和第二阻流板(10b)之间设有过滤网,且缓冲池远离进水口的一侧设有出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