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基于投递率约束的面向移动机会网络的数据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00、获取当前节点携带的数据包的投递率需求值,将该投递率需求值记作第一投递率需求值;
S200、若第一投递率需求值大于零,获取能够满足的第二投递率需求值;
所述第二投递率需求值为节点集合中的节点能够使所述数据包满足的投递率需求值,并且该节点集合中的节点是当前节点在非目标区域遇到的邻居节点;
S300、若能够满足的第二投递率需求值满足投递条件,则向所述邻居节点广播数据包;
S400、接收第一确认消息,将发出第一确认消息的邻居节点作为候选节点,并基于候选节点能够使所述数据包满足的投递率需求值,更新当前数据包的投递率需求值;
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由收到数据包的邻居节点发送;
S500、选择下一跳转发节点,若下一跳转发节点为候选节点,向下一跳转发节点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包括数据包更新后的投递率需求值;所述下一跳转发节点为剩余能量最多的节点;
其中,所述投递条件为能够满足的第二投递率需求值大于等于投递率阈值,所述投递率阈值为设定值或者为计算值;
所述节点集合中的节点能够使所述数据包满足的投递率需求值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式中:
PS表示节点集合S中的节点能够使所述数据包满足的投递率需求值;
vj为节点,j用于标识节点;
pj表示节点自身能够使数据包满足的投递率需求值,该节点为vj。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值通过下式获得:
式中:
kt表示在一个时间周期中当前时刻t所在的离散时间段,N表示节点在一个时间周期内同时遇到的节点数量的最大值,为一个有限的正整数;
表示节点vi在第kt个离散时间段内所遇到的节点与目标区域相遇的平均概率值;
Pi(kt,n)表示节点vi在第kt个离散时间段内同时与n个节点相遇的概率,n的取值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递率需求值计算如下:对于产生数据包的节点,所述第一投递率需求值等于投递率约束值减去所述节点自身能够使数据包满足的投递率需求值;
所述投递率约束值等于数据包产生时的投递率需求值;
在转发数据包后,数据包转发后的第一投递率需求值等于数据包转发前的第一投递率需求值减去已满足的第三投递率需求值;
所述第三投递率需求值为节点集合中的节点能够使所述数据包满足的投递率需求值,并且该节点集合的节点为候选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自身能够使数据包满足的投递率需求值等于在所述数据包的剩余生存时间内,所述节点与目标区域相遇的概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概率通过下式计算:式中:
e为自然常数;
λj表示节点vj与目标区域相遇的频率;
TTL为数据包的剩余生存时间;
pj表示节点自身能够使数据包满足的投递率需求值,该节点为vj。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通过下式计算:其中:
e为自然常数;
TTL为数据包的剩余生存时间;
λi(kt)表示节点vi在一个时间周期中第kt个离散时间段内所遇到的节点与目标区域相遇的平均频率值;
λi(kt)通过下式计算:
其中:
Ne(i,kt)表示节点vi在一个时间周期中第kt个离散时间段内所遇到的节点构成的集合;
vj是Ne(i,kt)中的元素;
|Ne(i,kt)|表示集合Ne(i,kt)的势;
λj表示节点vj与目标区域相遇的频率;
kt通过下式计算:
式中:
t为当前时刻;
%为取余运算符;
l为设定的时间周期长度;
a为单个离散时间段的时间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更新后,还包括下述步骤:若第一投递率需求值小于等于0,则将候选节点收到的数据包需要满足的第一投递率需求值置为不满足投递条件的值,并且不执行步骤S500;
若第一投递率需求值大于0,则将当前节点以及没收到第二确认消息的节点上的数据包需要满足的第一投递率需求值置为不满足投递条件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