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源;和
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片,设置在所述热源的一侧,至少一所述第一散热片围设出中空区域;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散热腔的第一端部开口,且所述散热腔的第一端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散热腔的第二端部的宽度,其中,所述散热腔的第一端部和所述散热腔的第二端部沿所述热源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散热腔的第一端部远离所述热源设置,所述散热腔的第二端部靠近所述热源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第一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第二端部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第二端部沿所述热源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第一端部远离所述热源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第二端部靠近所述热源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两侧壁呈直线形,以使所述第一散热片呈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两侧壁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的范围为1mm~3mm;或者,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的范围为60mm~80mm;和/或,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第一端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第二端部的宽度的比值的范围为3~6;和/或,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第二端部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相邻两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第一连接部相卡接或通过紧固件相连接或相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的第一端部的开口宽度的范围为3mm~6mm;和/或,所述第一散热片的厚度的范围为0.5mm~1.2mm;和/或,所述第一散热片为金属第一散热片,且所述第一散热片通过挤压工艺成型;和/或,所述热源到所述第一散热片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5mm;和/或,所述热源的厚度的范围为0.6mm~1.5mm;和/或,所述热源包括电阻丝和包裹在所述电阻丝外表面的云母;和/或,所述第一散热片凸出形成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散热片,位于所述热源的另一侧,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与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关于所述热源对称或关于所述热源不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片、所述热源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以连接所述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和所述热源;和/或,所述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热源相卡接;和/或,
所述第二散热片与所述热源相卡接;和/或,
所述第二散热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散热片的第二端部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相邻两所述第二散热片的第二连接部相卡接或通过紧固件相连接或相焊接,其中,所述第二散热片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散热片的第二端部沿所述热源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散热片的第一端部远离所述热源设置,所述第二散热片的第二端部靠近所述热源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热源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散热片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且位于所述上端部处的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第一端部到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第二端部的距离大于位于所述下端部处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第一端部到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第二端部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