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动车车轮智能磁粉探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放置的磁悬浮液存储元件(14)和底座(15),在底座(15)上表面设置检测支撑件(9),检测支撑件(9)通过上料支架(2)和下料支架(3)分别设置在底座(15)上;在底座(15)侧壁上分别设置励磁‑退磁线圈(4)和紧固连接件(5),励磁‑退磁线圈(4)与紧固连接件(5)的轴线重合且距离底座(15)上表面的距离相等;在底座(15)的顶部并排设置检测支架(10)和复测支架(11);在所述的检测支架(10)上设置第一磁性探头(6)及图像检测元件(7);在所述的复测支架(11)上设置第二磁性探头(8)和标记元件(12);所述的上料支架(2)包括上料支架导轨(21)及上料支架卡挡(22),所述的检测支撑件(9)包括主动动态检测支撑轮(91)及被动动态检测支撑轮(92);其中,主动动态检测支撑轮(91)与上料支架导轨(21)上端面连接,被动动态检测支撑轮(92)与下料支架导轨(31)上端面连接;
所述的下料支架(3)包括下料支架导轨(31)及下料支架卡挡(32),所述的检测支撑件(9)与下料支架导轨(31)搭界相连;
所述的上料支架导轨(21)形状为链条状,所述的上料支架卡挡(22)的形状为凹槽状;
所述的下料支架导轨(31)形状为链条状,所述的下料支架卡挡(32)的形状为凹槽状;
所述动车车轮智能磁粉探伤机的工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1)控制中心通过控制上料支架实现动车车轮的上行操作,上料支架导轨的作用在于提供动车车轮上行所需的动力;上料支架卡挡的作用在于实现动车车轮在上行操作中的固定阻挡防止其下滑或偏移;
2)上料支架完成其对动车车轮的上行操作后,动车车轮将被置于检测支撑件上;
3)控制中心通过控制紧固连接件实现对动车车轮的固定并构成闭环回路,进而控制励磁‑退磁线圈对动车车轮进行充磁操作;
4)控制中心通过检测支撑件实现动车车轮在检测过程中的旋转,进而实现动车车轮的全面检测;主动动态检测支撑轮在动车车轮旋转过程中提供动力源,被动动态检测支撑轮在主动动态检测支撑轮的带动下旋转并为动车车轮旋转提供相应的支撑;
5)在动车车轮旋转过程中,图像检测元件沿检测支架移动实现动车轮在磁悬液作用下表面图像的采集;图像检测元件包括磁悬液喷头及配置有长波紫外线辅助光源的彩色图像采集元件;其中,磁悬液喷头实现磁悬液动车车轮表面磁悬液的均匀喷洒;配置有长波紫外线辅助光源的彩色图像采集元件实现磁悬液在动车车轮表面呈像的采集;
6)在动车车轮旋转过程中,第一磁性探头沿检测支架移动实现动车车轮表面磁场强度的检测;
7)控制中心通过采集、记录并分析图像检测元件及第一磁性探头的信息,对于动车车轮是否存在缺陷给出结论;
8)对动车车轮检测结束后,控制中心通过控制励磁‑退磁线圈对动车车轮进行退磁操作,然后释放紧固连接件;
9)控制中心通过下料支架对动车车轮进行下行操作;其中,下料支架导轨的作用在于提供动车车轮下行所需的动力;下料支架卡挡的作用在于实现动车车轮在下行操作中的固定阻挡防止其下滑或偏移;
10)当动车车轮轴线处于复测支架轴线正下方时,控制中心控制下料支架停止下行操作,此时第二磁性探头通过复测支架左右移动对动车车轮表面磁场进行测量;控制中心通过对比第一磁性探头及第二磁性探头(8)的磁强度数据给出励磁‑退磁线圈退磁效果;
11)如果控制中心分析图像检测元件及第一磁性探头的信息对动车车轮作出合格的评判,则标记元件在动车车轮表面喷涂“质检合格”字样,进而控制中心控制下料支架对动车车轮进行下行操作;
12)如果控制中心分析图像检测元件及第一磁性探头的信息对动车车轮作出存在缺陷的评判,则标记元件在动车车轮表面喷涂“一次质检不合格”字样并控制下料支架对动车车轮进行上行操作,将其重新置于检测支撑件上,重复工作步骤3)到12);如果对于表面喷涂“一次质检不合格”字样的动车车轮,控制中心在第二次质检中仍给出存在缺陷的评判,则标记元件在动车车轮表面喷涂“二次质检不合格”的字样,至此结束动车车轮的检测;控制中心控制下料支架对动车车轮进行下行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车轮智能磁粉探伤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座(15)上表面设置磁悬浮液集聚槽(13),磁悬浮液存储元件(14)与磁悬浮液集聚槽(1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车车轮智能磁粉探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悬浮液集聚槽(13)的形状为设置于底座(15)一端高一端低的凹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