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嘟嘟! 联系电话:13095918853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知嘟嘟
我要发布
联系电话:13095918853
知嘟嘟经纪人
收藏
专利号: 2018103369603
申请人: 浙江工业大学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状态:已下证
专利领域: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更新日期:2023-12-11
缴费截止日期: 暂无
价格&联系人
年费信息
委托购买

摘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生态栖息地的组合式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渗透吸附过滤层、板桩护脚、石笼挡墙、底泥生态袋层以及植被层,所述渗透吸附过滤层布置于河道岸坡和河床的衔接处,渗透吸附过滤层沿护岸坡面自下而上形成可与河道岸坡的台阶面贴合的第一阶梯式堤岸斜坡,所述渗透吸附过滤层包括内外两层透水混凝土层和夹在两透水混凝土层之间的吸附过滤层,吸附过滤层填充在两层透水混凝土层之间留有的空隙内;所述板桩护脚底端嵌入紧邻渗透吸附过滤层底层台阶外沿处的河床内,二者通过锁扣彼此固接;所述石笼挡墙包括沿第一阶梯式堤岸斜坡自下而上堆叠相连的宾格网箱以及填充在宾格网箱内的支撑物,其中石笼挡墙一侧面与第一阶梯式堤岸斜坡匹配,另一侧面形成用于堆叠底泥生态袋的第二阶梯式堤岸斜坡;所述底泥生态袋层由若干底层生态袋构成,底层生态袋堆叠在第二阶梯式堤岸斜坡的台阶面上,最底层底泥生态袋层的最高点不超出板桩护脚的最高点;所述植被层由土壤层及植被网组成,所述土壤层覆盖在石笼挡墙顶层、底泥生态袋间间隙及其表层,土壤层面向河床的一侧为台阶式坡面,除最上层的底泥生态袋外,其余台阶面上覆盖的土壤层内均嵌入一可与该层土壤层表面平齐的木箱,所述土壤层表面种植植被形成植被网,所述植被网根据种植土壤层的环境由下向上依次分为水生植物、地被植物和灌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生态栖息地的组合式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包括间断粒级的粗骨料、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厚度20~30mm,共两层,内夹过滤层,一面与河岸坡面贴紧形成阶梯状,另一面沿石笼挡墙的内边界铺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生态栖息地的组合式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过滤层铺设于两层透水混凝土层之间,厚度50~60mm,为细砾、沸石、碎石灰石及粉煤灰铺设而成的层状结构,所述吸附过滤层中细砾、沸石、碎石灰石及粉煤灰的体积比为4:2:2:2。所述细砾粒径为2~4cm,所述沸石粒径为0.5~1cm,所述碎石灰石粒径为0.5~1cm,所述粉煤灰粒径为0.5~3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生态栖息地的组合式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桩护脚采用FRP复合板桩嵌入河床并通过锁口互相连接而成,板桩截面有效幅宽600mm,有效高度

180mm,厚度13.4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生态栖息地的组合式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笼挡墙呈长方体结构,由填充有大粒径的块石、碎石、砾石及土壤的长方体格宾网箱逐级沿坡面堆叠连接而成;所述格宾网箱由编织的双绞状、六边形网眼的网片制成,上层网箱三分之一宽度堆叠于下层网箱之上,逐级堆叠,成台阶状,相邻网箱之间通过钢丝绑扎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生态栖息地的组合式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泥生态袋层由内部填充底泥及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肥料的生态袋堆砌而成,所述底泥为疏浚后得到并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的河底淤泥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生态栖息地的组合式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箱为立方体箱式结构,等间距埋设于土壤层面向河床一侧的平坡面,木箱底放置卵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生态栖息地的组合式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包括再力花、水烛和/或梭鱼草,所述地被植物包括大花美人蕉,所述灌木包括金钟花、红叶石楠和/或水栀子。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含生态栖息地的组合式护岸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河床与河岸坡面交界处岸坡制成台阶式布置,使其形成台阶式坡面;

2)在河岸坡面的台阶式坡面铺设第一层透水混凝土层,起整平作用;

3)在第一层透水混凝土的基础上,铺设一层吸附过滤层,用于吸附进出水体中的N或P元素,其中吸附过滤层由细砾、沸石、碎石灰石及粉煤灰组成;

4)在吸附过滤层的基础上再铺设第二层透水混凝土层,起整平作用,且仅允许水体的渗透,防止岸内土体颗粒及过滤层中小粒径颗粒随水流流失;

5)垫层铺设完成后,将填充有大粒径的块石、碎石及砾石及土壤的长方体格宾网箱吊装逐一吊装至垫层上,格宾网箱逐级沿坡面堆叠,最终形成石笼挡墙,削弱水流冲击作用并减缓水流流速,其中所述格宾网箱由编织的双绞状、六边形网眼的网片制成,上层网箱三分之一宽度堆叠于下层网箱之上,逐级堆叠,成台阶状,相邻网箱之间通过钢丝绑扎连接;

6)在笼挡墙层的台阶面上堆叠底泥生态袋,并往底泥生态袋之间的大空隙填充土壤形成土壤层,土壤层坡面平整,与河床平面夹角为锐角,土壤层设置平坡面等间距埋设木箱,木箱底放置适量卵石,为水生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充足的空间;

7)土壤层铺设植被网,植被网根据水位情况种植水生植物、地被植物、灌木;

8)坡脚处水流冲刷侵蚀情况通常较为严重,在坡脚处采用板桩护脚,板桩护脚采用FRP复合板桩嵌入河床并通过锁口互相连接而成,板桩顶部高出土壤层,以降低水流对坡脚处的冲刷对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