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可对缸体铸件进行抛丸、清理、检测的辊道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缸体(1)进行粗抛丸和地下跨车间输送的第一辊道输送线、用于对清理后的缸体(1)进行精抛丸和检测的第二辊道输送线、以及位于第一辊道输送线的末端与第二辊道输送线的始端之间的清理工作间;
所述第一辊道输送线从始端至末端依次设有上件辊道(2)、粗抛丸机辊道(3)、粗抛后辊道(5)、粗抛倒丸后辊道(7)、地下跨车间辊道(10)和清理前辊道(13),粗抛丸机辊道(3)的一侧设有粗抛丸机(4),粗抛丸机(4)上设有用于转运粗抛丸机辊道(3)上的缸体(1)的粗抛丸机取放件装置(401),粗抛后辊道(5)和粗抛倒丸后辊道(7)之间设有粗抛倒丸机(6),粗抛倒丸机(6)上设有粗抛倒丸机辊道(601),粗抛倒丸机辊道(601)的两端分别与粗抛后辊道(5)的末端和粗抛倒丸后辊道(7)的始端对接,使粗抛后辊道(5)上的缸体(1)经粗抛倒丸机(6)进行倒丸后转运至粗抛倒丸后辊道(7)上,粗抛倒丸后辊道(7)和地下跨车间辊道(10)之间设有第一转台(8)和第一升降机(9),第一转台(8)上设有第一转台辊道(801),第一升降机(9)上设有第一升降机辊道(901),通过第一转台(8)转动使第一转台辊道(801)分别与粗抛倒丸后辊道(7)的末端和第一升降机辊道(901)的始端对接,并通过第一升降机(9)下降使第一升降机辊道(901)与地下跨车间辊道(10)的始端对接,以实现粗抛倒丸后辊道(7)上的缸体(1)转运至地下跨车间辊道(10)上进行跨车间转运,地下跨车间辊道(10)和清理前辊道(13)之间设有第二升降机(11)和第二转台(12),第二升降机(11)上设有第二升降机辊道(1101),第二升降机辊道(1101)与地下跨车间辊道(10)的末端对接,第二转台(12)上设有第二转台辊道(1201),通过第二升降机(11)上升使第二升降机辊道(1101)和第二转台辊道(1201)对接,并通过第二转台(12)转动使第二转台辊道(1201)和清理前辊道(13)的始端对接,以实现地下跨车间辊道(10)上的缸体(1)转运至清理前辊道(13)上;
所述第二辊道输送线从始端至末端依次设有清理后辊道(14)、精抛丸机辊道(19)、精抛后辊道(20)、精抛倒丸后辊道(22)、分配前辊道(24)、左分配辊道(26)、左前检测辊道(28)、左后检测辊道(30)、检测后辊道(37)和出件辊道(39),精抛丸机辊道(19)的一侧设有精抛丸机(18),精抛丸机(18)上设有用于转运精抛丸机辊道(19)上的缸体(1)的精抛丸机取放件装置(1801),精抛后辊道(20)和精抛倒丸后辊道(22)之间设有精抛倒丸机(21),精抛倒丸机(21)上设有精抛倒丸机辊道(2101),精抛倒丸机辊道(2101)的两端分别与精抛后辊道(20)的末端和精抛倒丸后辊道(22)的始端对接,使精抛后辊道(20)上的缸体(1)经精抛倒丸机(21)进行倒丸后转运至精抛倒丸后辊道(22)上,精抛倒丸后辊道(22)和分配前辊道(24)之间设有第三转台(23),第三转台(23)上设有第三转台辊道(2301),通过第三转台(23)转动使第三转台辊道(2301)分别与精抛倒丸后辊道(22)的末端和分配前辊道(24)的始端对接,以实现精抛倒丸后辊道(22)上的缸体(1)转运至分配前辊道(24)上,分配前辊道(24)和左分配辊道(26)之间设有分配转台(25),分配转台(25)上设有分配转台辊道(2501),通过分配转台(25)转动使分配转台辊道(2501)分别与分配前辊道(24)的末端和左分配辊道(26)的始端对接,以实现分配前辊道(24)上的缸体(1)转运至左分配辊道(26)上,左分配辊道(26)和左前检测辊道(28)之间设有左检测前转台(27),左检测前转台(27)上设有左检测前转台辊道(2701),通过左检测前转台(27)转动使左检测前转台辊道(2701)分别与左分配辊道(26)的末端和左前检测辊道(28)的始端对接,以实现左分配辊道(26)上的缸体(1)转运至左前检测辊道(28)上并在左前检测辊道(28)上进行初步检测,左前检测辊道(28)和左后检测辊道(30)之间设有左翻转机(29),左翻转机(29)上设有左翻转机辊道(2901),左翻转机辊道(2901)的两端分别与左前检测辊道(28)的末端和左后检测辊道(30)的始端对接,使左前检测辊道(28)上的缸体(1)经左翻转机(29)进行翻转后转运至左后检测辊道(30)上并在左后检测辊道(30)上完成检测,左后检测辊道(30)和检测后辊道(37)之间设有左检测后转台(36),左检测后转台(36)上设有左检测后转台辊道(3601),通过左检测后转台(36)转动使左检测后转台辊道(3601)分别与左后检测辊道(30)的末端和检测后辊道(37)的始端对接,以实现左后检测辊道(30)上的缸体(1)转运至检测后辊道(37)上,检测后辊道(37)和出件辊道(39)之间设有右检测后转台(38),右检测后转台(38)上设有右检测后转台辊道(3801),通过右检测后转台(38)转动使右检测后转台辊道(3801)分别与检测后辊道(37)的末端和出件辊道(39)的始端对接,以实现检测后辊道(37)上的缸体(1)转运至出件辊道(39)上,所述分配转台(25)和右检测后转台(38)之间还依次设有右分配辊道(31)、右前检测辊道(33)和右后检测辊道(35),通过分配转台(25)转动使分配转台辊道(2501)分别与分配前辊道(24)的末端和右分配辊道(31)的始端对接,以实现分配前辊道(24)上的缸体(1)转运至右分配辊道(31)上,右分配辊道(31)和右前检测辊道(33)之间设有右检测前转台(32),右检测前转台(32)上设有右检测前转台辊道(3201),通过右检测前转台(32)转动使右检测前转台辊道(3201)分别与右分配辊道(31)的末端和右前检测辊道(33)的始端对接,以实现右分配辊道(31)上的缸体(1)转运至右前检测辊道(33)上并在右前检测辊道(33)上进行初步检测,右前检测辊道(33)和右后检测辊道(35)之间设有右翻转机(34),右翻转机(34)上设有右翻转机辊道(3401),右翻转机辊道(3401)的两端分别与右前检测辊道(33)的末端和右后检测辊道(35)的始端对接,使右前检测辊道(33)上的缸体(1)经右翻转机(34)进行翻转后转运至右后检测辊道(35)上并在右后检测辊道(35)上完成检测,右后检测辊道(35)的末端对准右检测后转台(38),通过右检测后转台(38)转动使右检测后转台辊道(3801)分别与右后检测辊道(35)的末端和出件辊道(39)的始端对接,以实现右后检测辊道(35)上的缸体(1)转运至出件辊道(39)上;
所述清理工作间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在清理前辊道(13)和清理后辊道(14)之间的清理隔间(17),所述清理隔间(17)靠近清理前辊道(13)的一端设有第一推拉门(1701),清理隔间(17)靠近清理后辊道(14)的一端设有第二推拉门(1702),清理隔间(17)内设有用于吊运缸体(1)的电葫芦(1703)、缸体清理台(16)、回转工作台(15)以及通风除尘管道(1704),通过回转工作台(15)对经缸体清理台(16)清理后的缸体(1)进行人工局部补充清理,各清理隔间(17)中的通风除尘管道(1704)相互连通以便于将缸体(1)清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集中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缸体铸件进行抛丸、清理、检测的辊道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道输送线和第二辊道输送线上均设有若干个与PLC控制系统连接的感应开关,PLC控制系统根据感应开关所检测的缸体(1)位置信息控制辊道输送线的运转以实现缸体(1)的自动化输送及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对缸体铸件进行抛丸、清理、检测的辊道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开关为接近开关、光电开关和行程开关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缸体铸件进行抛丸、清理、检测的辊道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工作台(15)包括竖直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撑轴(1503),支撑轴(1503)上套设有套筒(1504),套筒(1504)与支撑轴(1503)的轴心重合并通过上轴承(1502)和下轴承(1513)支撑,套筒(1504)远离底座的一端上安装有转台体(1501),转台体(1501)底部安装有锥面导向环(1505),锥面导向环(1505)上设有一圈与支撑轴(1503)的轴心重合的锥面,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插销座(1512),插销座(1512)上插设有插销(1507),插销(1507)位于插销座(1512)内的一端通过弹簧(1511)与插销座(1512)连接,插销(1507)远离插销座(1512)的一端上安装有锥面导向块(1506),锥面导向块(1506)上设有与锥面导向环(1505)相配合的锥面,通过弹簧(1511)的弹性作用力将插销(1507)顶紧,使锥面导向块(1506)和锥面导向环(1505)的锥面紧密贴合,通过两锥面之间的摩擦作用限制转台体(1501)的转动,插销座(1512)上还铰接有脚踏板(1510),脚踏板(1510)上开设有滑槽(1509),插销(1507)上安装有定位块(1508),定位块(1508)远离插销(1507)的一端穿设在滑槽(1509)内,通过脚踏板(1510)向底座方向转动使定位块(1508)在滑槽(1509)内滑动并带动插销(1507)向插销座(1512)方向运动,使锥面导向块(1506)和锥面导向环(1505)的锥面分离以便于转台体(1501)自由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