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玻纤增韧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聚碳酸酯40-80份,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0-30份,
玻璃纤维10-30份,
阻燃剂2-8份,
热稳定剂0.2-0.8份,
润滑剂0.2-0.8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韧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为改性玻璃纤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纤增韧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玻璃纤维,采用下述方法制备而成:(1)预处理:将玻璃纤维在400-500℃保温20-40分钟,水洗,干燥,得到预处理玻璃纤维;
(2)酸化:将预处理玻璃纤维在盐酸中浸渍,水洗,干燥,得到酸化玻璃纤维;
(3)初次改性:加入甲苯和1,4-对苯二异氰酸酯,搅拌,再加入酸化玻璃纤维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过滤,得到初次改性玻璃纤维;
(4)二次改性:将二氧化硅和1,4-二氧六环混合,搅拌,加入初次改性玻璃纤维和三乙胺,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纤增韧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玻璃纤维,采用下述方法制备而成:(1)预处理:将玻璃纤维在400-500℃保温20-40分钟,再用水洗净,在80-90℃干燥至恒重,得到预处理玻璃纤维;
(2)酸化:将预处理玻璃纤维在3mol/L的盐酸溶液中浸渍处理80-90分钟,再用水洗涤至洗液为中性,在80-90℃干燥至恒重,得到酸化玻璃纤维;
(3)初次改性:在500mL烧瓶中加入200-240mL的甲苯,再加入1,4-对苯二异氰酸酯2-
5g,以300-500转/分在20-30℃搅拌20-40分钟,再加入酸化玻璃纤维6-10g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1g,在30-50℃以100-300转/分搅拌4-6小时,用300目滤布过滤,得到的固体用甲苯洗涤三次,在65-85℃干燥至恒重,得到初次改性玻璃纤维;
(4)二次改性:将1-3g二氧化硅和180-120mL1,4-二氧六环混合,以300-500转/分在20-
30℃搅拌20-40分钟,加入初次改性玻璃纤维和三乙胺0.1-1g,在30-50℃反应18-22小时,用300目滤布过滤,得到的固体用1,4-二氧六环洗涤三次,在80-90℃干燥至恒重,得到所述改性玻璃纤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韧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剂选自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酯、改性氢氧化镁和植酸镁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纤增韧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氢氧化镁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称取10g氢氧化镁和0.01-0.1六偏磷酸钠,加入到200-240g水中,在20-30℃以300-500转/分搅拌60-90分钟,加入月桂酸0.5-1g,在80-90℃以100-300转/分搅拌60-90分钟,以3000-5000转/分离心15-30分钟,得到的固体在100-11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氢氧化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韧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稳定剂为硫代二丙酸二(十二醇)酯、硫代二丙酸二(十八醇)酯、硫代二丙酸二(十三醇)酯、硫代二丙酸二(十四醇)酯、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二甲基二巯基乙酸异辛酯锡、马来酸锡盐、羧酸锡盐、萘胺、二苯胺、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β-(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四〔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对苯二胺、硬脂酸钙、硬脂酸镧和硬脂酸锆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韧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剂选自固体石蜡、液体石蜡、聚乙烯蜡、硬脂酸酰胺、甲撑双硬脂酸酰胺、N,N-乙撑双硬脂酸酰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油酸酰胺、硅油和季戊四醇硬脂酸脂中的至少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