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磷酸根离子吸附型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单体、N-烯丙基硫脲(ATU)单体和交联剂分散在溶剂中,并加入促进剂和引发剂,通入N2并反应,经沉淀聚合得到微凝胶颗粒的分散溶液;
步骤(2):将反应得到的微凝胶颗粒的分散溶液,置于溶剂中用透析袋进行提纯,每隔
12h换一次溶剂,即可得到经过提纯的磷酸根离子吸附型微凝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根离子吸附型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单体结构式如下:所述N-烯丙基硫脲(ATU)单体的结构式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根离子吸附型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促进剂为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DA);引发剂为过硫酸钾(K2S2O8),其中加入的NIPAm、ATU、MBA、TMEDA、K2S2O8的质量比为100:0~20:20~30:20~25:3~5,反应时间为6~8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根离子吸附型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2)中,溶剂均为去离子水。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磷酸根离子吸附型微凝胶,其特征在于: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主要单体、N-烯丙基硫脲(ATU)作为功能性单体,制备得到的PNIPAm和P(NIPAm-co-ATU)两种温敏性微凝胶。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磷酸根离子吸附型微凝胶,其特征在于:所制得的微凝胶颗粒的分散液粒径在50~1000nm,Zeta电位在-10~20mV。
7.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磷酸根离子吸附型微凝胶对磷酸根离子吸附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磷酸根溶液于烧杯中,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加入转子,设置温度之后,将装有微凝胶的透析袋置于磷酸根溶液中进行吸附,并用保鲜膜将烧杯口密封,吸附时长为20h,吸附完毕之后,通过磷钼蓝法测定吸附前后烧杯中磷酸根离子浓度的变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对磷酸根离子吸附型微凝胶的磷酸根离子吸附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磷酸根溶液的中磷酸根离子浓度0.05mg/mL~0.50mg/mL,制备方法为将十二水磷酸钠(Na3PO4·12H2O)粉末溶于去离子水中,直到磷酸根浓度达到要求。
9.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磷酸根离子吸附型微凝胶的应用,特征在于:所述磷酸根离子吸附型微凝胶应用于磷污染处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