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履带式检测竹片缺边的装置,该装置包含:基座(1),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含:
导座(2)和导向条(11),其均设置在所述的基座(1)上,用于支撑和引导待检测竹片(3);
两个传动部件,其相对设置,且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基座(1)上,所述的待检测竹片(3)夹置在该两个传动部件之间;以及报警部件(9),其与所述的两个传动部件及电源(10)之间电连接,形成报警电路;
所述的待检测竹片(3)的两侧边与所述的两个传动部件通过摩擦传动;
在使用状态时,当所述的待检测竹片(3)的边上存在缺口时,所述的两个传动部件的转动速度不一致,两个传动部件接触,所述的报警部件(9)形成报警电路回路;当所述的待检测竹片(3)的边上无缺口时,所述的两个传动部件的转动速度一致,两个传动部件不接触,无电路回路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检测竹片缺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均包含:
转轴(4),其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基座(1)上,且其侧壁与所述的待检测竹片(3)的侧边摩擦接触;
固定轴(12),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基座(1)上,与所述转轴(4)并排设置,且相距一距离;
第一传动带轮,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转轴(4)的另一端;
第二传动带轮(6),其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固定轴(12)的另一端;以及传动带(7),其套置在所述的第一传动带轮和第二传动带轮(6)上,且其上设有导电件;
所述的导电件之间等电位连接,且间距相等;
在使用状态时,所述的转轴(4)在所述的待检测竹片(3)的摩擦下转动,带动所述的第一传动带轮转动,并通过所述的传动带(7)以带动所述的第二传动带轮(6)转动;在所述的待检测竹片(3)的边上存在缺口时,所述的两个传动带(7)运动不一致,使得两个传动带(7)上的导电件接触,与所述的报警部件(9)形成报警电路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检测竹片缺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4)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摩擦条(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履带式检测竹片缺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轴(12)的半径小于所述的转轴(4)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检测竹片缺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件为等间距设置的金属条(8),且该金属条(8)之间电连接;
在所述两个传动部件中,两者传动带(7)上的金属条(8)相互穿插且金属条(8)的侧壁之间保持一距离;
在使用状态时,在所述的待检测竹片(3)的边上存在缺口时,所述的两个传动带(7)运动不一致,使得两者的金属条(8)的侧壁接触,所述的报警电路接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履带式检测竹片缺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部件(9)包含:指示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检测竹片缺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座(2)和导向条(11)均具有用于活动设置所述的待检测竹片(3)的导向槽。
8.一种履带式检测竹片缺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含:
在检测时,所述的待检测竹片(3)从导向条(11)插入,通过摩擦带动所述的两个传动部件转动,当所述的待检测竹片(3)的边上存在缺口时,两个传动部件与待检测竹片(3)侧边的摩擦力出现变化,则待检测竹片(3)对两个传动部件的驱动力出现变化,当驱动力不足以使两个传动部件同步转动的情况下,两个传动部件出现差速运动,使得两个传动部件的导电件接触,与所述的报警部件(9)、电源形成报警电路回路;当所述的待检测竹片(3)的边上无缺口时,所述的两个传动部件的转动速度一致,两个传动部件的导电件不接触,报警部件(9)与电源不构成报警电路回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履带式检测竹片缺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传动部件中,所述的待检测竹片(3)从导向条(11)插入时,待检测竹片(3)先与传动部件中的转轴(4)的侧壁接触,通过侧壁的摩擦带动所述的转轴(4)转动,使得转轴(4)上固定的第一传动带轮转动,并通过套置在该第一传动带轮上的传动带(7)带动所述的第二传动带轮(6)转动;
所述的传动部件中的固定轴(12)的半径小于所述的转轴(4)的半径,在所述的待检测竹片(3)插入时,不与该固定轴(12)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履带式检测竹片缺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件为等间距设置的金属条(8),且该金属条(8)之间电连接,在所述两个传动部件中,两者传动带(7)上的金属条(8)相互穿插且金属条(8)的侧壁之间保持一距离,根据所述的待检测竹片(3)缺口的规定极限值确定该距离;
当所述的待检测竹片(3)的缺口超过规定的范围时,两者传动带(7)上的金属条(8)的侧壁接触,所述的报警电路接通;
当所述的待检测竹片(3)的缺口不超过规定的范围时,两者传动带(7)上的金属条(8)的侧壁不接触,所述的报警电路未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