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恒张力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纱轴、轴承机构、发条弹簧机构、传动机构、棘轮机构以及导纱机构;
所述轴承机构包括两个球轴承和两个滚子轴承,两个球轴承安装在纱轴内侧,球轴承内侧安装于一光轴上;所述滚子轴承安装在球轴承外侧,滚子轴承与球轴承中间设有一轴承套筒;所述光轴插入纱轴;所述纱轴的两端安装有端盖;
所述发条弹簧机构包括发条弹簧、触点一和触点二;所述发条弹簧的内侧端固结于轴承套筒外圈,发条弹簧的外侧端设有触头;所述触点一和触点二固定于纱轴内侧,触头与触点一或触点二接触时导通,触点处于触点一与触点二之间时不导通;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大橡皮轮以及小橡皮轮;所述电机固定于光轴上,小橡皮轮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大橡皮轮与轴承套筒外侧固定连接,大、小橡皮轮通过摩擦传动;
所述棘轮机构包括一棘轮和一棘爪,棘轮与轴承套筒的外圈固定连接,棘爪的一端铰接在纱轴内侧,另一端能与棘轮相配合;
所述导纱机构包括直线轴承、导纱架以及导纱环;所述导纱架固定于光轴上,直线轴承安装于导纱架上,导纱环安装于直线轴承上,导纱环能随直线轴承进行轴向移动;
所述滚子轴承的外圈与纱轴内壁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球轴承的内圈与光轴的外壁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轴承套筒的外壁和滚子轴承的内圈、轴承套筒的内壁和球轴承的外圈均采用过盈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张力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机构布置在纱轴与轴承套筒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张力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置在纱轴的外侧;所述大橡皮轮和小橡皮轮位于纱轴内。
4.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3项任意一项所述的恒张力携纱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纱线缠绕于纱轴外缘,设定发条弹簧的张紧力,使纱线的送纱方向一端固定或具备牵引约束力;
步骤2:电机通电,判断电机是否导通,情况如下:
当触头与触点一导通时,电机正转,通过小橡皮轮和大橡皮轮传动,带动滚子轴承的外圈反向转动,此时,滚子轴承的外圈上的棘轮顶住棘爪,从而使纱轴跟随滚子轴承的外圈一起反向转动,即实现回收纱线的动作;
当触头与触点二导通时,电机反转,通过小橡皮轮和大橡皮轮传动,带动滚子轴承的外圈正向转动,此时,滚子轴承外圈上的棘轮不能顶住棘爪,从而棘轮不能驱动纱轴转动,即实现送出纱线的动作;
当触头处于触点一与触点二之间,即触头未导通时,电机停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