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秸秆纤维素抗菌保鲜膜,以植物秸秆制得的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保鲜膜含有一定质量的抗菌剂,所述抗菌剂为蒲公英提取物或茶多酚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秸秆纤维素抗菌保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的质量为原料微晶纤维素质量的10~3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秸秆纤维素抗菌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制备秸秆纤维素:
植物秸秆去叶、切段、清洗并置于沸水中热处理1h,将热处理后的秸秆烘干、粉碎至40目得到秸秆粉末;按一定固液比将秸秆粉末与NaOH溶液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完成碱化处理,离心后将第一离心沉淀物洗涤至中性并按一定固液比与亚氯酸钠溶液混合,调节pH至
4.0,一定温度下完成脱色除杂处理并离心,将第二离心沉淀物洗涤至中性并干燥粉碎得到秸秆纤维素;
步骤二、制备微晶纤维素:
按一定固液比将步骤一得到的秸秆纤维素与硫酸混合,一定条件下完成酸解反应后离心,将第三离心沉淀物洗涤至中性、真空冻干后研磨粉碎得到微晶纤维素;
步骤三、制备铸膜液:
按一定质量比将咪唑氯盐类离子液体与步骤二制得的微晶纤维素混合,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微晶纤维素溶解于咪唑氯盐类离子液体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抗菌剂,一定温度下搅拌混合溶液得到粘稠状的铸膜液,停止搅拌后在同样温度下将铸膜液静置一定时间以脱除气泡;
步骤四、制备秸秆纤维素抗菌保鲜膜:
将干净的玻璃板固定置于水平位置,将铸膜液沿玻璃板一端倒下,利用刮膜器将铸膜液涂布成湿膜;将涂覆有湿膜的玻璃板放入盛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轻微晃动容器使去离子水流动带动咪唑氯盐类离子液体从湿膜中析出洗脱,重复洗脱3次后,将涂覆有湿膜的玻璃板取出并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干燥,制得秸秆纤维素抗菌保鲜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秸秆纤维素抗菌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秸秆粉末与NaOH溶液的固液比为1g:20~30mL,所述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40g/L;
所述碱化处理为80~90℃条件下以800~1000rpm的转速搅拌2h;所述第一离心沉淀物与亚氯酸钠溶液的固液比为1g:20~30mL,所述亚氯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7g/L;所述调节pH使用的是质量百分数为30%的醋酸;所述脱色除杂处理为80~90℃条件下处理2~3h;所述第二离心沉淀物的干燥温度为60~7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秸秆纤维素抗菌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秸秆纤维素与硫酸的固液比为1g:20~30mL,所述硫酸的质量百分数为8~10%,所述酸解反应为85~95℃条件下反应1h,所述离心为8000rpm离心10~15min,所述真空冻干时间为24h,所述微晶纤维素的粒径为2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秸秆纤维素抗菌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咪唑氯盐类离子液体与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0:3~5;所述加热温度为80~100℃,所述抗菌剂质量为微晶纤维素质量的10~30%,所述搅拌和静置时的温度均为90~95℃,所述搅拌时间为3~5h,所述静置时间为0.5~1.5h。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一种秸秆纤维素抗菌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咪唑氯盐类离子液体为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1-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1-烯丙基-
3-乙基咪唑氯盐、1-乙基-3-甲基咪唑氯盐、1-甲基-3-丁基咪唑氯盐或1-甲基-3-乙基咪唑氯盐中的一种;所述抗菌剂为蒲公英提取物或茶多酚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秸秆纤维素抗菌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蒲公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蒲公英充分干燥后粉碎至40目并与质量百分数为40%的乙醇水溶液以固液比1g:20mL混合,将混合物超声处理20min后于70℃水浴浸提2h,收集提取液,以固液比1g:60mL向浸提残渣中加水并于70℃水浴浸提2h,收集提取液,将两次提取液合并、过滤除去残渣,收集滤液并置于4℃保存过夜后以8000rpm离心20min,收集离心上清液再次抽滤,将滤液置于50℃水浴条件下旋转蒸发浓缩,将所得浓缩物干燥粉碎制得蒲公英提取物。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秸秆纤维素抗菌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刮膜器厚度设置为0.6~0.8mm,所述三次洗脱的时间均为8~15min,所述恒温干燥的温度为40~60℃,干燥时间为8~12h。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秸秆纤维素抗菌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五、咪唑氯盐类离子液体回收:收集步骤四的咪唑氯盐类离子液体洗脱液,抽滤初步除去杂质并将所得滤液以
8000rpm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并过滤后于40℃条件下真空旋蒸至无冷凝水流出,得到液态咪唑氯盐类离子液体,真空冻干后得到固态晶体咪唑氯盐类离子液体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