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属矿山采空区上覆岩体移动时空规律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建立金属矿山开采模型,以分步开挖来模拟计算实际矿石的开采过程,分析动态开采条件下上覆岩体的破坏规律,每步开挖10m;
(2)在距采空区顶板分别为5m、10m、20m、30m、50m、80m的上覆岩体内布设监测点进行覆岩位移变化监测,获取距采空区顶板不同位置处覆岩移动与某一定采空区尺寸也即开采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对应关系;所述采空区体积指开采工作面推进距离;
(3)获取在采空区工作面推进距离分别为10m、20m、30m、40m、50m、60m、70m、80m、90m时,上覆岩体内某点岩层位移变化随采空区体积也即开采工作面推进距离变化的规律;
(4)分析距采空区顶顶板位置5m、10m、20m、30m、50m、80m与采空区体积也即开采工作面推进距离10m、20m、30m、40m、50m、60m、70m、80m、90m的比值关系,然后再与覆岩各监测点处的最大沉降量和覆岩移动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其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双曲线且满足方b程:y=ax;得出以下定量预测的计算关系:
覆岩下沉量与上覆岩不同距离监测点和采空区体积也即开采工作面推进距离之间的关系为:y1=-10.55x-1.82;y1为覆岩下沉量,x为上覆岩体监测点与采空区体积也即开采工作面推进距离的比值;所述覆岩下沉量是指竖向的移动位移的大小;
覆岩移动范围与上覆岩不同距离监测点和采空区体积之间的关系为:y2=28.19x-1.14;
y2为覆岩移动范围,x为上覆岩体监测点与采空区体积也即开采工作面推进距离的比值;所述覆岩移动范围是指水平方向因受开采影响而下沉的监测点的面积区间;
x越小,覆岩移动范围越大,当x到达无穷远处或没有采空区时,覆岩不发生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