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重组竹或木碳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是先将竹束置于包括水、碳化剂和助色剂的混合药剂中浸渍碳化,再进行干燥、浸胶、陈放、组坯、热压和成型,从而实现重组竹的碳化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竹或木碳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药剂按重量份每100份水包括0.2-4份的碳化剂和0.05-0.2份的助色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竹或木碳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药剂按重量份每100份水包括0.2-1份的碳化剂和0.08-0.12份的助色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组竹或木碳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化剂为氯化锌、氯化铜、氯化铁、硫酸铝、氯化镁、氯化钙、柠檬酸、醋酸、浓盐酸、浓硫酸、磷酸、硼酸和/或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组竹或木碳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色剂为单宁、硫酸亚铁和/或苯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竹或木碳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化剂为盐酸,所述的助色剂为硫酸亚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组竹或木碳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药剂按重量份每100份水还包括0.05-0.1份分子筛催化剂,所述的分子筛催化剂为钠Y型分子筛催化剂和/或钙Y型分子筛催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重组竹或木碳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碳化处理:将竹束置于包括水、碳化剂和助色剂的处理罐内浸渍碳化,浸渍温度为
25-80℃,浸渍时间为2-12小时;
b、干燥:将竹束在50-80℃温度下干燥,干燥至竹束的含水率为10-18%;
c、浸胶:取固含量为25-45%的酚醛树脂胶,将竹束在酚醛树脂胶中浸泡10-24分钟;
d、陈放:浸胶后的竹束陈放3-7天;
e、组坯:将竹束按顺纤维方向排列,放入模具中;
f、热压:将板坯放入热压机中进行热压,热压压力为1.5-2MPa,热压温度为130-180℃,热压1h后冷却至45-80℃;
g、陈化:热压完成后冷却定型得到成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组竹或木碳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碳化处理:将竹束放入包括水、碳化剂、助色剂和分子筛催化剂的处理罐内浸渍碳化,浸渍温度为50-65℃,浸渍时间为4-10小时;
b、干燥:将竹束在50-70℃温度下干燥,干燥至含水率为10-18%;
c、浸胶:取固含量为25-45%的酚醛树脂胶,将竹束在酚醛树脂胶中浸泡5-15分钟;
d、陈放:浸胶后的竹束陈放3-4天;
e、组坯:将竹束按顺纤维方向排列,放入模具中;
f、热压:将板坯放入热压机中进行热压,热压压力为1.5-2MPa,热压温度为140-160℃,热压0.5-1.5h后冷却至60-70℃;
g、陈化:热压完成后冷却定型得到成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组竹或木碳化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碳化处理:将竹束放入含有100份水、1份盐酸、1份硫酸亚铁和0.08份钠Y型分子筛催化剂的处理罐内浸渍碳化,浸渍温度为60℃,浸渍时间为8小时;
b、干燥:将竹束在60℃温度下干燥,干燥至竹束的含水率在15%;
c、浸胶:取固含量为32%的酚醛树脂胶,将竹束在酚醛树脂胶中浸泡10分钟;
d、陈放:浸胶后的竹束陈放3天;
e、组坯:将竹束按顺纤维方向排列,放入模具中;
f、热压:将板坯放入热压机中进行热压,热压压力为1.7MPa,热压温度为145℃,热压1h后冷却至65℃;
g、陈化:热压完成后冷却定型得到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