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确定轨道交通列车能耗构成和根据能耗指标因子建立节能评价指标体系;
2)对所述的能耗指标因子定权;
3)根据能耗指标因子进行基于端点混合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评价和评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节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步骤:
1)分析轨道交通列车能量传递对应数据;
2)根据轨道交通列车能耗建立能耗数学模型,分析对应数据,筛选和确定能耗指标因子,根据所述能耗指标因子建立指标因子数学模型;
3)根据对应的能耗描述数学模型、指标因子数学模型,建立节能评价指标体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轨道交通列车能耗建立能耗数学模型,分析对应数据时,对运行阻力能耗进行分析,所述运行阻力能耗包括机械阻力能耗和气动阻力能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的能耗指标因子定权包括以下步骤:
1)对所述能耗指标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并输出列车工况数据;
2)根据所述列车工况数据和能耗数学模型进行牵引运行计算,确定敏感度系数;
3)根据所述敏感度系数,建立能耗指标因子判断矩阵;
4)进行能耗指标因子权重计算及综合权重合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因素敏感性分析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所述节能指标评价体系选取变化因子;
2)设定变化因子的变化百分率;
3)选择需考察的能耗目标和分析指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考察的能耗目标为列车的运行阻力能耗、牵引传动效率损耗和摩擦制动能耗。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能耗指标因子判断矩阵构建时,通过敏感度系数的大小确定相对重要性标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阻力能耗、牵引传动效率损耗和摩擦制动能耗均为一级能耗指标;根据能耗指标因子进行基于端点混合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评价和评估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灰色聚类白化权函数评分体系;
2)确定能耗指标因子变化范围以及指标值计算,并且对能耗指标因子进行评分;
3)对轨道交通列车进行综合节能评分及一级能耗指标评分,所述一级能耗指标包括运行阻力能耗、牵引传动效率损耗和摩擦制动能耗;
4)进行灰色聚类及综合评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能耗指标因子变化范围以及指标值计算,并且对能耗指标因子进行评分,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能耗指标因子变化范围;
2)根据测试输出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齿轮传动系统牵引力-速度-效率测试结果,线性插值计算具体线路运行时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齿轮传动系统效率指标值;
3)根据指标变化范围和指标值,进行能耗指标因子评分值的计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节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线性插值计算具体线路运行时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齿轮传动系统效率指标值,包括以下步骤:
1)处理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齿轮传动系统牵引力-速度-效率测试结果;
2)求解离散时间段内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齿轮传动系统效率;
3)求解线路里程内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齿轮传动系统平均效率,所述平均效率即指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