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Sn-Cu合金以及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腈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热并混合均匀,再加入氯化亚锡继续在加热下搅拌均匀,得到作为静电纺丝前驱液的混合溶液;
2)将混合溶液置于注射器中,以铜箔为基底,进行纺丝;在接收器上逐渐形成白色纺丝膜层,在管式炉中预氧化,冷却后再将纺丝膜置于流动的氩气气氛下热处理,得到锂离子电池用Sn-Cu合金以及纳米碳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Sn-Cu合金以及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混合溶液中聚丙烯腈的质量浓度为8%~15%,氯化亚锡的浓度为
76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Sn-Cu合金以及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纺丝参数设置为:混合溶液的流速为0.5mL/h,接收器转速为400~
600r/min,接收距离为12~20cm,施加电压为15K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Sn-Cu合金以及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预氧化的温度为220~280℃,时间为1~6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Sn-Cu合金以及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室温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20~2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Sn-Cu合金以及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热处理的温度为600~800℃,时间为1~6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Sn-Cu合金以及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室温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