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快速收回线缆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线缆收纳装置(2),所述线缆收纳装置(2)包括两个间距设置的固定板(15)和设置在两个固定板(15)之间的第一导线轮(5)、第二导线轮(9)以及线缆收放组件,至少一个所述线缆收放组件位于第一导线轮(5)与第二导线轮(9)之间,线缆(4)的一端连接于充电枪,且另一端连接于充电模组,所述线缆的两端分别搭设在第一导线轮(5)和第二导线轮(9)上,位于第一导线轮(5)与第二导线轮(9)之间的线缆通过线缆收放组件调整线缆下垂的长度;
所述线缆收放组件包括第一配重件(7)、第二配重件(14)和固定平衡件(8),所述固定平衡件(8)相邻设置在第一导线轮(5)和第二导线轮(9)之间,两个所述固定板(15)相对的一侧壁上分别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0)和第二导向槽(11),所述第一导向槽(10)、第二导向槽(11)分别位于固定平衡件(8)的两侧,且位于固定平衡件(8)的下方,所述第一配重件(7)上、下滑动设置在第一导向槽(10)内,所述第二配重件(14)上、下滑动设置在第二导向槽(11)内,所述线缆(4)依次在第一导线轮(5)、第一配重件(7)、固定平衡件(8)、第二配重件(14)和第二导线轮(9)上呈“S”型绕设;所述第一配重件(7)或第二配重件(14)在拉动或松动线缆的状态下在竖直方向上、下位移;
还包括阻尼保持件(12),所述阻尼保持件(12)相邻固定平衡件(8)设置,且所述阻尼保持件(12)压覆固定平衡件(8)上的线缆;所述阻尼保持件(12)与固定平衡件(8)形成供线缆穿过的阻尼通道(120);
还包括储线装置(3),所述储线装置(3)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内的充电模组与线缆收纳装置(2)之间;所述储线装置(3)包括支撑板(26)、收容转筒(21)、和导向机构,所述收容转筒(21)为竖向设置的柱形结构,所述支撑板(26)位于收容转筒(21)的一端,且所述收容转筒(21)绕轴线转动设置在支撑板(26)上,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收容转筒(21)的另一端,且所述导向机构可沿收容转筒(21)的轴线方向往复位移设置,所述导向机构导向所述第二导线轮(9)上的线缆沿收容转筒(21)的轴向单层螺旋缠绕在收容转筒(21)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收回线缆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件(7)的重力大于第二配重件(14)的重力;设定所述第一配重件(7)的重力为G1,第二配重件(14)的重力为G2,所述阻尼保持件(12)与固定平衡件(8)压覆线缆的阻尼力为F1,则G1+2F1≤G2。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快速收回线缆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件(7)、第二配重件(14)均为动滑轮,所述固定平衡件(8)为定滑轮,且动滑轮和定滑轮的轴线方向均垂直于固定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收回线缆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设置充电桩本体(1)的出线口处,所述压紧组件可压紧被拉出的线缆;所述压紧组件包括驱动件(13)和压紧块(6),所述压紧块(6)设置在第一导线轮(5)的一侧,且所述压紧块(6)通过驱动件(13)相对于第一导线轮(5)压紧或偏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收回线缆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套筒(17)和线缆外壁检测组件(16),所述清洁套筒(17)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的出线口处,且相邻第一导线轮(5)设置在靠近线缆出线端的一侧,所述清洁套筒(17)为环状结构,所述线缆的出线端穿设过清洁套筒(17),且所述线缆(4)阻尼滑动在清洁套筒(17)内;
所述线缆外壁检测组件(16)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内的固定板(15)上,且所述线缆外壁检测组件(16)相邻第一导线轮(5)设置在远离线缆出线端的一侧,所述线缆外壁检测组件(16)检测进入充电桩本体(1)内的线缆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收回线缆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轨(24)、活动板(25)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活动板(25)上的连接杆(28)、导向横杆(22),所述导轨(24)平行间距于收容转筒(21)设置,所述活动板(25)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24)上,且所述连接杆(28)同轴螺纹连接于收容转筒(21)上,所述导向横杆(22)间距收容转筒(21)设置,且所述导向横杆(22)的自由端向收容转筒(21)的另一端延伸,所述导向横杆(22)上贯通开设有导线孔(30),所述线缆穿设在导线孔(30)内;所述活动板(25)通过连接杆(28)在收容转筒(21)的转动下沿轴向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快速收回线缆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线缆收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放线状态:
S1:拉动充电枪一端的线缆,在人外力拉动的作用下,第一配重件(7)沿第一导向槽(10)向上滑动,线缆被拉伸出;
S2:在第一配重件(7)上升至第一导向槽(10)的顶端时,持续拉动线缆并增加拉力,第二配重件(14)沿第二导向槽(11)向上滑动,线缆被持续拉出;
S3:在第一配重件(7)、第二配重件(14)均上升至顶端时,若线缆长度仍不够,通过储线装置(3)放线;收容转筒(21)在驱动电机(20)的驱动件进行转动,活动板(25)通过连接杆与收容转筒(21)的相对转动而向偏离收容转筒(21)的一侧位移,线缆(4)从收容转筒(21)上松弛,则线缆可持续被拉出;
S4:线缆被拉出至确定的长度后,通过驱动件(13)驱动压紧块(6)压紧第一导线轮(5)上的线缆,即完成线缆的出线过程;
(二)在收线状态:
S1:通过驱动件(13)驱动压紧块(6)偏离第一导线轮(5)上的线缆,在第一配重件(7)、第二配重件(14)的自重作用下,第一配重件(7)、第二配重件(14)分别压覆线缆沿第一导向槽(10)、第二导向槽(11)向下位移,部分线缆被收回至线缆收纳装置(2)中;
S2:当被拉出的线缆长度超出线缆收纳装置(2)的收纳长度总量时,启动驱动电机(20)反转转动,收容转筒(21)在驱动电机(20)的驱动作用下绕轴线转动,在收容转筒(21)的转动的同时,收容转筒(21)与导向机构中的连接杆(28)通过螺纹副相对转动,活动板(25)在导轨的限位作用下跟随连接杆(28)向收容转筒(21)的一侧位移,同时导向横杆(22)跟随位移,所述导线孔(30)使线缆沿收容转筒(21)的轴向偏移,在收容转筒(21)的转动下,线缆形成单层且螺旋缠绕在收容转筒(21)上;
S3:在线缆(4)被收回至线缆收纳装置(2)的同时,线缆(4)通过清洁套筒(17),清洁套筒(17)去除线缆外壁上的灰尘以及水渍,位于清洁套筒(17)后方的两个照相机对线缆的壁体进行特征标记采集,当照相机采集到线缆上的裂纹或破损标记特征时,采集图像并发送至后台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