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检测氰化物的比率型近红外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
2.一种检测氰化物的比率型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制备获得7-(二乙氨基)香豆素;
(2)制备获得7-(二乙氨基)香豆素醛;
(3)将(1,3 -二氧基氯-2-甲基)三苯基溴化膦和步骤2得到的7-(二乙氨基)香豆素醛加到二氯甲烷中,常温搅拌,完全溶解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调节pH,得到混合液;用蒸馏水和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分液,将有机层回收,减压蒸馏除去二氯甲烷,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中间产物;
(4)将苯乙酮和步骤3得到的中间产物加入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剂中,常温搅拌,完全溶解后,滴加四氢吡咯,再加入氯化钠,室温下搅拌进行反应,得到混合液,减压蒸馏除去二氯甲烷和甲醇,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检测氰化物的比率型近红外荧光探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氰化物的比率型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是6.6mol/L;所述7-(二乙氨基)香豆素醛、(1,3 -二氧基氯-2-甲基)三苯基溴化膦、二氯甲烷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比为0.4 g 0.5 ~g:0.6 g 0.8 g:5 mL 6 mL:0.5mL 1mL。
~ ~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氰化物的比率型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调节pH具体是用盐酸调节pH至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氰化物的比率型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室温反应的时间为23 24 h。
~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氰化物的比率型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中间产物、苯乙酮、二氯甲烷和甲醇的用量比为0.1 g 0.2 g:90 μ~L 100 μL:2 mL 4 mL: 2 mL 4 mL。
~ ~ ~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氰化物的比率型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中间产物、四氢吡咯和氯化钠的用量比为0.1 g 0.2 g:370 μL~ ~
400 μL:0.1 g 0.2 g。
~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氰化物的比率型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室温下搅拌进行反应的时间为1 1.5 h。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氰化物的比率型近红外荧光探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氰化物的比率型近红外荧光探针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氰化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为樱桃、苦杏仁、土豆或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