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混合晶种法制备纯相SSZ-13分子筛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热晶化前,负载在多孔载体上的晶种层由SAPO-34分子筛和SSZ-13分子筛组成,其中,SAPO-34分子筛与SSZ-13分子筛的质量比为1:3-3:1;所述的晶种层是将SAPO-34分子筛颗粒经研磨成无定型态后与未经研磨的SSZ-13分子筛混合后负载在载体上形成晶种层;所述的SSZ-13分子筛未经焙烧脱除模板剂;所述的研磨成无定型态是将SAPO-34分子筛与水混合后置于珠磨罐中,设定研磨转速为300-450rpm,研磨时间为6-8h,研磨结束烘干后以获得无定型态的SAPO-34分子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晶种负载在载体上是通过擦涂、旋涂、浸涂和真空抽吸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热晶化过程采用的晶化温度为
120-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热晶化过程所采用的铸膜液包括模板剂、硅源、铝源、NaOH和水,其中摩尔比,SiO2/Al2O3=20-400,SiO2/模板剂=1-10,H2O/SiO2=10-100,SiO2/NaOH=10-2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剂为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氢氧化铵(TMAdaOH)和三乙胺的混合模板剂,其中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氢氧化铵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形状为管状、片状、多通道或中空纤维,所述的载体材质为氧化铝、氧化锆、莫来石或金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多孔载体的处理:用砂纸将载体打磨至光滑平整,用去离子水超声震荡2-10 min,浸泡6-24h,最后置于烘箱中烘干备用;
(2)铸膜液的合成:将模板剂、硅源、铝源、NaOH和水混合,并超声处理20min,搅拌老化
6h,铸膜液中各物质摩尔比为:SiO2/Al2O3=20-400,SiO2/模板剂=1-10,H2O/SiO2=10-100,SiO2/NaOH=10-200;
(3)晶种悬浮液的配置:将SAPO-34分子筛与水混合后置于珠磨罐中,设定研磨转速为
300-450rpm,研磨时间为6-8h,研磨结束烘干后以获得无定型态的SAPO-34分子筛,将其与自制的SSZ-13分子筛按照质量比为1:3-3:1混合后,再按照分子筛与水1:99-5:95的质量比混合,超声处理2-10min以获得晶种悬浮液;
(4)晶种涂敷多孔载体:将备用的多孔载体采用擦涂、旋涂、浸涂和真空抽吸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方式负载晶种,并在烘箱内烘干;
(5)晶化:将负载晶种的载体置于铸膜液中,并装入不锈钢反应釜中,120℃-200℃下合成12-48h,合成结束后,将分子筛膜清洗、浸泡烘干;
(6)焙烧:将烘干的分子筛膜置于马弗炉中焙烧4-18h,焙烧温度为500-600℃,升降温速度均为0.2-1℃/min从而获得SSZ-13分子筛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