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建筑板材浇注系统,包括工作台(1)、浇筑模具(2)、后盖组件(3)、脱模拉杆(4)和调节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模具(2)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的上端,后盖组件(3)滑动连接在浇筑模具(2)的后端,脱模拉杆(4)滑动连接在后盖组件(3)的上端,调节机构(5)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的前端,调节机构(5)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浇筑模具(2)的左右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包括台板(1-1)、支撑柱(1-2)、矩形孔(1-3)、丝杠I(1-4)、电机I(1-5)、电机架(1-6)、支撑板I(1-
8)、支撑板II(1-9)和进料管(1-10),台板(1-1)的前端设置有进料管(1-10),台板(1-1)的后端设置有矩形孔(1-3),台板(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I(1-8),两个支撑板I(1-8)分别位于矩形孔(1-3)的前后两端,台板(1-1)下端面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II(1-
9),台板(1-1)上端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两个支撑柱(1-2)均位于矩形孔(1-3)的前端,台板(1-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架(1-6),电机架(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I(1-5),电机I(1-5)的前端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丝杠I(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模具(2)包括前挡板(2-1)、滑动平板(2-2)、固定侧板(2-3)、移动夹板(2-4)和圆杆槽(2-5),前挡板(2-
1)固定连接在台板(1-1)的前端,两个固定侧板(2-3)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前挡板(2-1)的左两侧,两个固定侧板(2-3)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柱(1-2)上,移动夹板(2-4)左右设置有两个,两个移动夹板(2-4)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平板(2-2),两个滑动平板(2-2)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固定侧板(2-3)上,两个移动夹板(2-4)均位于两个固定侧板(2-
3)之间,进料管(1-10)位于两个移动夹板(2-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组件(3)包括后盖板(3-1)、L形座(3-2)、凸板(3-3)、圆形通孔(3-4)、圆柱导杆(3-5)和固定杆(3-6),后盖板(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凸板(3-3),凸板(3-3)的下端设置有圆形通孔(3-4),后盖板(3-1)的后侧上端固定连接有L形座(3-2),后盖板(3-1)的后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
6),固定杆(3-6)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柱导杆(3-5),两个圆柱导杆(3-5)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柱(1-2)上,后盖板(3-1)的下端面与台板(1-1)的上端面相贴合,丝杠I(1-4)与L形座(3-2)通过螺纹相配合,丝杠I(1-4)与圆形通孔(3-4)同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拉杆(4)包括圆杆(4-1)、前后移动杆(4-2)和挡块(4-3),前后移动杆(4-2)的后端滑动连接在凸板(3-3)的上端,前后移动杆(4-2)的最后端固定连接有挡块(4-3),挡块(4-3)位于凸板(3-3)的后端,前后移动杆(4-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圆杆(4-1),圆杆(4-1)位于圆杆槽(2-5)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电机II(5-1)、电机座(5-2)、丝杠II(5-3)、等臂杆(5-4)、轴杆(5-5)、中柱(5-6)和滑套(5-
7),电机座(5-2)固定连接在支撑板II(1-9)的前端,电机座(5-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II(5-1),电机II(5-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丝杠II(5-3),电机座(5-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中柱(5-6),滑套(5-7)滑动连接在中柱(5-6)上,丝杠II(5-3)与滑套(5-7)通过螺纹相配合,滑套(5-7)的左右两端均铰接连接有等臂杆(5-4),两个等臂杆(5-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杆(5-5),两个轴杆(5-5)均间隙配合插在两个滑动平板(2-2)的外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还包括斜板(1-7),台板(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斜板(1-7),斜板(1-7)位于矩形孔(1-3)的正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夹板(2-
4)的下端面均与台板(1-1)的上端面贴合,两个所述移动夹板(2-4)的前端面均与前挡板(2-1)的后端面贴合。
9.利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浇注系统浇筑建筑板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调节机构(5)调节两个移动夹板(2-4)之间的间距,使得后盖板(3-1)与两个移动夹板(2-4)的后端贴合;
步骤二:通过进料管(1-10)向后盖板(3-1)、两个移动夹板(2-4)和前挡板(2-1)围成的长方体空间内注塑,等待钢水冷却形成钢板;
步骤三:将两个移动夹板(2-4)之间间距扩大,使得后盖板(3-1)向后移动,圆杆(4-1)向后移动带动钢板向后移动完成脱模;
步骤四:圆杆(4-1)带动钢板向后移动掉入矩形孔(1-3)处,并从斜板(1-7)处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