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基于人因的立体视在距离解算模型,其特征在于:提取图像在屏幕上的视差,计算其立体深度;其次,提取图像的感兴趣区域,获取其视差角、宽度角与前后景对比度,根据客观视觉舒适度解算模型计算其舒适度;然后,通过主观实验,获得立体图像主观感知的视在距离值;最后,通过主观测量值,建立解算的立体深度与客观舒适度的关联关系,建立基于立体舒适度的视在距离解算模型;其具体的步骤如下:步骤1、提取立体图像对放映时的屏幕视差,根据下式计算其立体深度:其中,SD表示解算的立体深度,e表示观看者的眼瞳距离,常取6.5cm,V表示观看者距播放屏幕的距离,Z表示播放时屏幕上立体图像对的视差;
步骤2、分别得到立体图像的前景区域视差角、宽度角及前后景区域对比度,根据下式计算其客观视觉舒适度:VC(D,w,c)=4.8736-0.7084D+0.1912ln(w)-0.0208Dln(w)+0.0015c2-0.0572c(0.50≤D≤2.00,0.25≤w≤4.00)其中,D表示前景区域的视差角,w表示前景区域的宽度角,c表示前景区域与后景区域的对比度;要求视差角在范围0.5°~2.0°内,宽度角在范围0.25°~4.0°内;VC为客观立体视觉舒适度;
步骤3、对实拍的21组立体图像进行主观实验,人为地测量实验人员主观感知的视在距离,整理数据,获取数据平均值;
步骤4、计算每组图像的感知视在距离与立体深度的差值dif,分析该差值与舒适度VC的关系,做曲线拟合得出线性关系如下:dif=0.13-0.0353*VC
其中,dif为感知视在距离(GTPD)与立体深度(SD)的差值:dif=GTPD-SD,VC为客观立体视觉舒适度;
步骤5、整理公式,最终得到视在距离、立体深度与立体舒适度的关联关系,得出视在距离的解算模型:OPD=SD+0.13-0.0353*VC
式中,OPD表示模型计算的客观视在距离,SD表示模型解算的立体深度,VC表示客观立体视觉舒适度模型解算的舒适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