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房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S1根据实际场地情况和预先规划,设计预制板规格和支架(1)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确定支架(1)的立杆(2)、纵向水平杆(3)和横向水平杆(4)的数量以及固定方式;
S2将预制板运至现场并在现场搭建支架(1),对支架(1)和现场施工环境进行三维扫描建模,同时完成立杆(2)的竖直度、承受载荷值检测以及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的水平度、承受载荷值检测;
S3.1架设预制板,再对支架(1)和现场施工环境进行三维扫描建模,并再次完成立杆(2)的竖直度、承受载荷值检测以及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的水平度、承受载荷值检测;
S3.2架设预制板,并摆设主梁和模板,再对支架(1)和现场施工环境进行三维扫描建模,并再次完成立杆(2)的竖直度、承受载荷值检测以及纵向、横向水平杆(4)的水平度、承受载荷值检测;
S4综合分析步骤S2、步骤S3.1以及步骤S3.2中的三维模型变化以及采集的数据变化,并与理论受力变化相比较判断支架(1)的整体受力情况是否复合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架(1)设计为多层支撑结构时,上下两层的支点在同一垂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立杆(2)的纵向间距相等或成倍数设置,且立杆(2)的横向间距相等或成倍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房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立杆(2)周全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6)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8m、竖直间距2-3m设置与建筑结构相固连的固结点,且固接点与结构柱(6)采用抱柱的方式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的端部顶紧于建筑结构上,或在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之间设置竖向剪刀撑(8)和横向剪刀撑(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1和步骤S3.2的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完成后的养护过程中,实时对立杆(2)、纵向水平杆(3)以及横向水平杆(4)的位置形态和受力情况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数据,进行实时对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房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立杆(2)上设置竖直位移检测器,并在横向水平杆(4)和纵向水平杆(3)上设置水平位移检测器,同时在立杆(2)、横向水平杆(4)以及纵向水平杆(3)上设置载荷检测器,且竖直位移检测器、水平位移检测器以及载荷检测器均与报警系统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房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报警系统包括有声音报警装置和闪光报警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架(1)的各杆件采用扣件(5)相连接,并在扣件(5)外包覆硬质塑材质的外罩(9);外罩(9)连接于支架(1)上,且外罩(9)设置为可拆卸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房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立杆(2)的顶端与预制板连接有顶托(21),预制板上预先留存有预制孔位,且顶托(2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预制孔位和立杆(2)的顶端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