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诱变微生物菌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使微生物经紫外线照射处理得到第一诱变微生物;和
(2)使所述第一诱变微生物与亚硝酸钠接触得到第二诱变微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变微生物菌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为丁酸梭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变微生物菌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诱变微生物和第二诱变微生物具有提高的产酸能力。
4.一种由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诱变微生物菌株的方法得到的诱变菌株。
5.一种产酸能力提高的丁酸梭菌菌株,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菌株接到液体培养基中,在37℃厌氧培养48h后,发酵液浓度达到1×108cfu/ml,利用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其产酸量为25mmol/L以上。
6.一种产酸能力提高的丁酸梭菌菌株,其特征在于,其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17327。
7.一种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菌株在适于微生物生长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得到发酵物的步骤,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从所述发酵物中分离丁酸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菌株在禽类养殖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应用包括用于提高禽类产蛋品质。
9.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菌株在制备酸奶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应用包括用于提高酸奶细腻醇厚品质。
10.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菌株在制备咀嚼片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应用包括使所述咀嚼片能够调整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益生菌群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