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制备抗菌抗溶胀型阳离子交换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将磺化聚砜进行充分除杂,之后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配制成均相溶液;所述磺化聚砜的磺化度为40%~80%,分子量为70000~100000;
步骤2:向步骤1所得的均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银固体,室温下搅拌2-5小时至完全溶解;再加入交联剂及相应量的光引发剂,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均相铸膜液;所述交联剂选自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戊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己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所述交联剂的添加量为磺化聚砜质量的10wt%~30wt%;所述硝酸银的添加量为交联剂质量的
5wt%~40wt%;
步骤3:利用流延法,将步骤2所得的均相铸膜液倾倒在玻璃模具上,得到流延膜;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流延膜迅速在紫外光照下进行紫外处理,然后立即放入真空干燥箱进行干燥,再使膜在空气中与玻璃模具自然脱离;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膜用乙醇浸泡震荡,再用硝酸钠水溶液浸泡去除过量未还原银离子,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即得到抗菌抗溶胀型阳离子交换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磺化聚砜材料的除杂按照如下操作:将磺化聚砜溶于DMAc后用砂芯漏斗过滤,沉淀,真空干燥,得到纯度较高的磺化聚砜原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配制的均相溶液中磺化聚砜的质量分数为7%~15%,更优选为10-15%,最优选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银添加量为交联剂质量的15wt%~
25wt%,最优选20w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交联剂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所述交联剂的添加量为磺化聚砜质量的15wt%~25wt%,最优选2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光引发剂为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TPO),所述光引发剂添加量为交联剂质量的5%wt~25%wt,更优选为10wt%-20wt%,最优选20wt%。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控制流延膜的厚度在800μm~2000μm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紫外光照时间为3min~
30mi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真空干燥温度为60℃,真空干燥时间为24小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将步骤4得到的膜用乙醇浸泡震荡
2-4次,每次2-4小时,再用硝酸钠水溶液浸泡震荡10-24小时,去除过量未还原银离子,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得到抗菌抗溶胀型阳离子交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