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镁还原渣应用于转炉炼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将镁还原渣颗粒输送至炼钢车间高位料仓,在转炉吹炼过程中,根据铁水硅含量的不同和所炼钢种炉渣碱度的需求,将镁还原渣颗粒作为造渣材料分阶段加入炼钢转炉,吨钢加入镁还原渣颗粒的量为5-30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还原渣应用于转炉炼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铁水[Si]不大于0.20%时,在转炉吹炼过程的吹炼前期加入镁还原渣颗粒5-20kg,在转炉吹炼过程的吹炼中期,根据炉渣碱度需求,加入镁还原渣颗粒0-10k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镁还原渣应用于转炉炼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装料阶段:装入的料包括低硅铁水和废钢,铁水温度不小于1280℃;装入的料中以质量百分数计,包含80%-100%低硅铁水,其余为废钢;
b.吹炼前期:采用高枪位造渣,进行第一次脱磷,顶吹氧、底吹惰性气体,顶吹供氧强度为1.5-4.5Nm3/min/t,底吹惰性气体强度为0.03-0.3Nm3/min/t,加入第一批造渣材料,第一批造渣材料包括石灰、镁还原渣颗粒和白云石,其中吨钢加入石灰的量为10-15kg,吨钢加入白云石的量为3-8kg;
c.吹炼中期:降低枪位至基本枪位脱碳升温,继续顶吹氧、底吹惰性气体,顶吹供氧强度为2.0-4.5Nm3/min/t,底吹惰性气体强度为0.03-0.2Nm3/min/t,根据炉渣碱度加入第二批造渣材料,第二批造渣材料包括石灰、镁还原渣颗粒以及白云石,其中吨钢加入石灰的量为5-8kg,白云石适量,以质量百分数计,加入白云石的量要使渣中氧化镁含量为6%-12%;
d.吹炼后期:继续降低枪位,均匀熔池温度和成分,进行第二次脱磷,顶吹供氧强度为
2.0-4.5Nm3/min/t,底吹惰性气体强度为0.05-0.5Nm3/min/t;
e.出钢阶段:待钢水成分和温度达到冶炼钢种要求时,停止顶吹供氧,底吹惰性气体强度为0.02-0.15 Nm3/min/t;
f.溅渣护炉阶段:出钢后加入调渣剂调整炉渣流动性,顶吹氮气进行溅渣护炉,底吹惰性气体强度为0.05-0.4 Nm3/min/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还原渣应用于转炉炼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铁水[Si]在0.20%以上时,在转炉吹炼过程的吹炼前期加入镁还原渣颗粒5-15kg,在转炉吹炼过程的吹炼中期,根据炉渣碱度需求,加入镁还原渣颗粒0-8k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镁还原渣应用于转炉炼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装料阶段:装入的料包括低硅铁水和废钢,铁水温度不小于1250℃;装入的料中以质量百分数计,包含70%-95%的铁水,其余为废钢;
b.吹炼前期:采用高-低枪位结合的方式进行脱硅和第一次脱磷,顶吹氧、底吹惰性气体,顶吹供氧强度为1.5-4.5Nm3/min/t,底吹惰性气体强度为0.03-0.3Nm3/min/t,加入第一批造渣材料,第一批造渣材料包括石灰、镁还原渣颗粒和白云石,其中吨钢加入石灰的量
10-20kg,吨钢加入白云石的量为5-10kg;
c.吹炼中期:降低枪位至基本枪位,继续顶吹氧、底吹惰性气体,顶吹供氧强度为2.0-
4.5Nm3/min/t,底吹惰性气体强度为0.03-0.2Nm3/min/t,根据炉渣碱度加入第二批造渣材料,第二批造渣材料包括石灰、镁还原渣颗粒以及白云石,其中吨钢加入石灰的量为5-
15kg,白云石适量,以质量百分数计,加入白云石的量要使渣中氧化镁含量为6%-12%;
d.吹炼后期:继续降低枪位,均匀熔池温度和成分,进行第二次脱磷,顶吹供氧强度为
2.0-4.5Nm3/min/t,底吹惰性气体强度为0.05-0.5Nm3/min/t;
e.出钢阶段:待成分和温度达到冶炼钢种要求时,停止顶吹供氧,底吹惰性气体强度为
0.02-0.15 Nm3/min/t;
f.溅渣护炉阶段:出钢后加入调渣剂调整炉渣流动性,顶吹氮气进行溅渣护炉,底吹惰性气体强度为0.05-0.4 Nm3/min/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还原渣应用于转炉炼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镁还原渣颗粒要求在转炉开吹点火后10分钟内全部加入转炉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还原渣应用于转炉炼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数计,镁还原渣颗粒的组成成分包括:CaO:40%-60%、SiO2:10%-30%、MgO:6%-
12%、Fe2O3:2%-7%、Al2O3:1%-4%,其余为杂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还原渣应用于转炉炼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镁还原渣颗粒的粒径为5-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