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大空间通风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建筑结构包括有相变内墙Ⅰ(3)、相变外墙(4)、射流风机(5)、新风管(6)、回风机(7)、相变内墙Ⅱ(8)、玻璃盖板(9)、调风阀Ⅰ(11)、调风阀Ⅱ(13)、排风管(14)、相变顶板(16)、相变三角顶(17)、斜屋顶支架(18);建筑体外侧下部固定安装有相变内墙Ⅰ(3),所述相变内墙Ⅰ(3)外侧间隔地固定安装有相变外墙(4),所述相变内墙Ⅰ(3)底部贯穿式地安装有回风机(7),所述相变内墙Ⅰ(3)上方固定安装有相变内墙Ⅱ(8),所述相变内墙Ⅱ(8)外侧间隔地固定安装有玻璃盖板(9),所述相变内墙Ⅰ(3)与相变内墙Ⅱ(8)之间贯穿式地安装有射流风机(5),所述射流风机(5)的气流入口连接有新风管(6),所述新风管(6)贯穿地穿过相变外墙(4),所述相变内墙Ⅱ(8)的顶部上开有风口Ⅰ(10),所述相变内墙Ⅱ(8)与玻璃盖板(9)之间阻隔式地固定安装有调风阀Ⅰ(11),所述调风阀Ⅰ(11)上方的玻璃盖板(9)上开有风口Ⅱ(12),建筑体在所述相变内墙Ⅱ(8)及内侧顶部覆盖式地固定安装有相变顶板(16),所述相变顶板(16)上方间隔地固定安装有斜屋顶支架(18),所述斜屋顶支架(18)上安装有相变三角顶(17),所述相变内墙Ⅱ(8)与玻璃盖板(9)间隔区域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调风阀Ⅱ(13),所述调风阀Ⅱ(13)的气流出口处连接有排风管(14);其中,所述相变内墙Ⅰ(3)由外到内的结构分别为隔热层Ⅰ(31)、相变板Ⅰ(32)、装饰层Ⅰ(33),所述相变外墙(4)由外到内的结构分别为防护层(41)、相变板Ⅱ(42)、隔热层Ⅱ(43),所述相变内墙Ⅱ(8)由外到内的结构分别为集热金属层(81)、相变板Ⅲ(82)、隔热层Ⅲ(83)、装饰层Ⅱ(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空间通风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内墙Ⅰ(3)与相变外墙(4)的高度为3-5m,并且所述相变内墙Ⅰ(3)与相变外墙(4)的间隔为10-
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空间通风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内墙Ⅱ(8)与玻璃盖板(9)的高度为5-15m,并且所述相变内墙Ⅱ(8)与玻璃盖板(9)的间隔为10-
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空间通风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顶板(16)与斜屋顶支架(18)的间隔为10-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空间通风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板Ⅰ(32)由多孔载体材料和相变材料组成,所述相变板Ⅰ(32)的多孔载体材料为膨胀珍珠岩、硅藻土、海泡石、蒙脱土、粉煤灰、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相变板Ⅰ(32)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23-28℃;所述相变板Ⅱ(42)由多孔载体材料和相变材料组成,所述相变板Ⅱ(42)的多孔载体材料为膨胀珍珠岩、硅藻土、海泡石、蒙脱土、粉煤灰、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相变板Ⅱ(42)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30-35℃;所述相变板Ⅲ(82)由多孔载体材料和相变材料组成,所述相变板Ⅲ(82)的多孔载体材料为膨胀珍珠岩、硅藻土、海泡石、蒙脱土、粉煤灰、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相变板Ⅲ(82)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30-40℃;
所述相变顶板(16)中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30-36℃;所述相变三角顶(17)中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40-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空间通风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板Ⅰ(32)的相变材料是质量分数为30%~50%硬脂酸、50%~70%月桂酸的混合物;所述相变板Ⅱ(42)的相变材料是质量分数为50%~70%月桂酸、30%~50%棕榈酸的混合物;所述相变板Ⅲ(82)的相变材料是质量分数为30%~70%十四酸、30%~70%十六醇的混合物;
所述相变顶板(16)中的相变材料是质量分数为30%~60%硬脂酸、40%~70%十四醇的混合物;所述相变三角顶(17)中的相变材料是质量分数为30%~50%硬脂酸、50%~70%十四酸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空间通风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14)上固定安装有风帽(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空间通风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6)的进气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空间通风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金属层(81)的材质为铝、铝合金、铜或铜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