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列车进站不停车换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列车道、悬厢车道、列车、悬厢车厢、连接装置;
所述列车道,包括铁轨,铺设于水平地面上;
所述列车,行驶于所述列车道上,尾部设有悬厢车架;
所述悬厢车架,用于承载所述悬厢车厢,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定位所述悬厢车厢的定位柱;
所述悬厢车厢,为动力车厢,设有悬厢底架,分为下客悬厢车厢和上客悬厢车厢;
所述悬厢底架上方设有用于上下客的悬厢,所述悬厢底架下方设有多组可行驶于所述悬厢车道的宽轮,还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
所述悬厢车道,安装于站点处,所述悬厢车道包括悬厢铁轨;所述悬厢铁轨包括分离段、停车段、发车段及合并段,所述分离段为悬厢铁轨与所述铁轨相互在垂直方向上分离,形成落差,可将所述下客悬厢车厢与列车分离,分离段的终点连接停车段,所述停车段连接发车段;所述停车段、发车段与所述铁轨的落差高度均大于列车的高度;所述停车段终点与合并段相连,所述合并段的与所述铁轨相互在垂直方向上的落差逐渐减少,直至所述上客悬厢车厢安装于所述悬厢车架上;
所述悬厢铁轨宽度大于所述铁轨的宽度;
所述铁轨水平铺设,所述的分离段为缓坡上升段,所述合并段为缓坡下降段;
所述缓坡上升段起点高度低于所述下客悬厢车厢经过时所述宽轮的垂直高度,逐渐抬升连接至高于列车高度的停车段,所述停车段水平铺设连接发车段,发车段水平铺设连接于缓坡下降段,所述缓坡下降段逐渐降低直至于所述上客悬厢车厢安装于所述悬厢车架上;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列车连接门,悬厢车连接门;
所述列车连接门安装于列车的次尾车厢后方;
所述悬厢车连接门安装于所述悬厢车厢前端,可与列车连接门对齐连接;
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
后车前架,前端呈圆弧形,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悬厢车连接门的两侧;
后对接架,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后车前架上,且相对于所述后车前架底部向下凸出一段;
前液压杆,数量为四个,平均安装于列车连接门的两侧;
四个所述前液压杆,后端安装于次尾车厢的尾部,前端安装有前对接架,所述前对接架为长方体金属板,伸出高度高于所述列车 ,且经过所述停车段下方时,与后对接架相遇配合;
牵引手臂,有两组,分别安装于列车连接门的两侧,用于牵引所述后对接架;
所述牵引手臂包括:
滑轨,分别竖立安装于列车连接门的两侧侧面上;
固定板,共有两个,分别安装于两侧所述的滑轨上,所述固定板可在所述滑轨中上下运动;
定位架,共有两根,分别连接安装两组所述的牵引手臂前端,中心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侧面中心,用于定位牵引所述的后对接架,所述定位架可绕固定板转动;
弹性限位装置,共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侧面的下方,限制定位架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转动;
液压伸缩杆,共有两根,分别连接安装两组所述的牵引手臂,通过推、拉所述牵引手臂控制其在所述滑轨中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进站不停车换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对接架还设有对接架缓冲装置,所述对接架缓冲装置包括:电磁线圈,安装于所述前对接架内,通电可产生磁场;滚轮,所述滚轮两端设有滚轴,所述滚轴通过弹簧安装于前对接架背面;
防撞垫,安装于所述前对接架背面,设有露出所述滚轮的避让位;
后电磁线圈,安装于所述后对接架内,通电可产生与前对接架内电磁线圈相同的磁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进站不停车换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
缓冲块,内嵌安装于所述悬厢车厢的悬厢底架上,内置电磁线圈,通电可产生磁场;
缓冲液压杆,共有两根,平行安装于所述次尾车厢的尾部;
缓冲板,安装于所述两根缓冲液压杆前端,内设有电磁线圈,通电可使产生与所述缓冲块相同的磁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进站不停车换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厢车道还设有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链条,设有四条,分为左侧、右侧两组,每组为两条链条,均通过前后两个齿轮平行安装于所述停车段,且位于两条所述悬厢铁轨内;
减速块,共有两块,分别通过金属线安装固定于左侧所述两台链条上及右侧所述两台链条上;
悬厢减速块,安装于所述悬厢底架的下方,且可以与减速块配合的位置;
减速电机,用于连接控制齿轮;
支撑轮,设于两个所述齿轮中间,有若干个,用于支撑四条所述的链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列车进站不停车换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厢减速块为圆柱体状;
所述减速块设有容纳所述悬厢减速块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进站不停车换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厢铁轨安装于所述铁轨两侧的缓坡或若干柱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