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嘟嘟! 联系电话:13095918853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卖家免费入驻,海量在线求购!
知嘟嘟
我要发布
联系电话:13095918853
知嘟嘟经纪人
收藏
专利号: 2019108235690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状态:已下证
专利领域: 计算;推算;计数
更新日期:2024-01-05
缴费截止日期: 暂无
价格&联系人
年费信息
委托购买

摘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变轨距转向架车轮踏面廓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轮轨的初始接触位置;

S2、选取轨面廓形,并将其轨底坡设置为1/20;

S3、根据轮轨的初始接触位置和轨面廓形,通过车轮踏面反向优化设计算法计算车轮踏面设计参数,并根据车轮踏面设计参数得到车轮踏面廓形;

S4、计算车轮踏面廓形的第一轮轨接触特征;

S5、判断第一轮轨接触特征中的等效锥度是否符合标准等效锥度,若是则进入步骤S6,否则返回步骤S2;

S6、将轨面廓形的轨底坡设置为1/40,将轨面廓形与车轮踏面廓形匹配,计算第二轮轨接触特征;

S7、判断第二轮轨接触特征中的等效锥度是否符合标准等效锥度,若是则进入步骤S8,否则返回步骤S2;

S8、计算车轮踏面廓形在不同轨距和不同轨底坡下的第三轮轨接触特征;

S9、判断第三轮轨接触特征中的等效锥度是否符合标准等效锥度,若是则进入步骤S10,否则返回步骤S2;

S10、将车轮踏面廓形带入动力学仿真模型中进行仿真验证;

S11、判断仿真验证结果是否满足标准,若是则输出该车轮踏面廓形,否则返回步骤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轨距转向架车轮踏面廓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轮轨的初始接触位置为在轮对没有横移时将车轮放置在轨道上,车轮踏面与轨面的接触点距轨道中心的距离范围为-5~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轨距转向架车轮踏面廓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轨面廓形包括CHN60轨面廓形、60D轨面廓形、P65轨面廓形和60R2轨面廓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轨距转向架车轮踏面廓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车轮踏面反向优化设计算法公式为:上式中,y为车轮踏面横坐标,z为车轮踏面垂坐标,g为误差最小优化目标, 设计的车轮踏面廓形,Δfw(y)为参考车轮踏面廓形fw(y)与设计车轮踏面廓形的差值,RL(s)和RR(s)分别为轮对横移s时左右车轮接触点的半径差,Δs为轮对横移步长,ΔR(s)为相连轮对横移步长间轮径差的变化量,μ为ΔR(s)在左右侧车轮踏面轮径差ΔRL(s)和ΔRR(s)间的分配系数,θ为左侧车轮踏面相邻点间斜率变化率控制系数,κ为设计的左侧车轮踏面斜率,和 分别为设计的左右侧车轮踏面的垂坐标,ymax为车轮踏面横坐标最大值,ymin为车轮踏面横坐标最小值,R(s)为轮对横移s时的轮径差,R(s-Δs)为轮对横移量s-Δs时的轮径差, 为左侧车轮踏面在轮对横移s-Δs时轨面接触点处的斜率,z0为初始轮对横移量y0对应的踏面垂向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轨距转向架车轮踏面廓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横移s时的轮径差R(s)的计算公式为:R(s)=2s*E(s)

上式中,E(s)为轮轨初始接触点的等效锥度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轨距转向架车轮踏面廓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车轮踏面廓形包括LMA车轮踏面廓形、LMB_10车轮踏面廓形、S1002CN车轮踏面廓形、XP55车轮踏面廓形、LM车轮踏面廓形、S1002车轮踏面廓形、S3G车轮踏面廓形和SY8车轮踏面廓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轨距转向架车轮踏面廓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轨接触特征、第二轮轨接触特征和第三轮轨接触特征均包括轮轨初始接触点位置、接触点分布、接触带宽大小、接触应力大小、接触角和等效锥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轨距转向架车轮踏面廓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标准包括GB5599-85标准、UIC518标准、UIC513标准和EN12299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