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R‑ω‑转氨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R‑ω‑转氨酶突变体为下列之一:(1)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氨基酸第60位缬氨酸突变为谷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苏氨酸或亮氨酸;
(2)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氨基酸第60位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第113位突变为天冬酰胺、亮氨酸或酪氨酸;
(3)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氨基酸第60位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第113位突变为酪氨酸,第178位突变为脯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或苯丙氨酸;
(4)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氨基酸第60位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第113位突变为酪氨酸,第178位突变为酪氨酸,第233位突变为丙氨酸、组氨酸或苏氨酸;
(5)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氨基酸第60位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第113位突变为酪氨酸,第178位突变为酪氨酸,第233位突变为组氨酸,第146位突变为脯氨酸、丝氨酸、蛋氨酸、精氨酸或亮氨酸;
(6)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氨基酸第60位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第113位突变为酪氨酸,第178位突变为酪氨酸,第233位突变为组氨酸,第146位突变为蛋氨酸,第214位突变为蛋氨酸、缬氨酸、酪氨酸或赖氨酸;
(7)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氨基酸第60位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第113位突变为酪氨酸,第178位突变为酪氨酸,第233位突变为组氨酸,第146位突变为蛋氨酸,第214位突变为蛋氨酸,第186位突变为脯氨酸、天冬酰胺、组氨酸或苏氨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ω‑转氨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R‑ω‑转氨酶突变体序列如SEQ ID NO. 7所示。
3.权利要求1所述的R‑ω‑转氨酶突变体在催化西他列汀前体酮不对称合成西他列汀中的应用,所述突变体为下列之一:
(1)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氨基酸第60位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第113位突变为天冬酰胺、亮氨酸或酪氨酸;
(2)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氨基酸第60位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第113位突变为酪氨酸,第178位突变为脯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或苯丙氨酸;
(3)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氨基酸第60位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第113位突变为酪氨酸,第178位突变为酪氨酸,第233位突变为丙氨酸、组氨酸或苏氨酸;
(4)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氨基酸第60位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第113位突变为酪氨酸,第178位突变为酪氨酸,第233位突变为组氨酸,第146位突变为脯氨酸、丝氨酸、蛋氨酸、精氨酸或亮氨酸;
(5)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氨基酸第60位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第113位突变为酪氨酸,第178位突变为酪氨酸,第233位突变为组氨酸,第146位突变为蛋氨酸,第214位突变为蛋氨酸、缬氨酸、酪氨酸或赖氨酸;
(6)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氨基酸第60位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第113位突变为酪氨酸,第178位突变为酪氨酸,第233位突变为组氨酸,第146位突变为蛋氨酸,第214位突变为蛋氨酸,第186位突变为脯氨酸、天冬酰胺、组氨酸或苏氨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以含所述R‑ω‑转氨酶突变体编码基因的重组基因工程菌经发酵培养获得的湿菌体或湿菌体经超声破碎后获得的上清液作为催化剂,以西他列汀前体酮为底物,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以异丙胺为氨基供体,在pH9.0 的三乙醇胺‑HCl缓冲液中,30 60℃、300 500 r/min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反应~ ~
液分离纯化,获得西他列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R‑ω‑转氨酶突变体编码基因序列如SEQ ID NO. 8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