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钒酸盐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由铁源化合物、锑源化合物、钒酸根源化合物、氟源化合物按摩尔比Fe:Sb:VO43-:F=x:y:1:z组成,其中x=0.5~0.9,y=0.1~0.5,z=0.0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钒酸盐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FexSbyVO4Fz,其中x=0.5~0.9,y=0.1~0.5,z=0.0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钒酸盐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源化合物为氧化铁、氢氧化铁、草酸亚铁、乙酸亚铁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钒酸盐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锑源化合物为氧化锑、氢氧化锑、羧酸锑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钒酸盐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钒酸根源化合物为钒氧化物和钒含氧酸根盐中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钒酸盐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氟源化合物为氢氟酸、氟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钒酸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铁源化合物、锑源化合物、钒酸根源化合物、氟源化合物按摩尔比Fe:Sb:VO43-:F=x:y:1:z准确称重,球磨,得到流变相混合物;
S2:在流变相混合物中加入草酸溶液,调节混合物体系的pH值保持在5~7,充分搅拌后将混合物置于不锈钢高压罐中反应,待反应结束,将反应物烘干、研碎,得到前驱物粉体;
S3:将前驱物粉体加热至500~1000℃,反应1~10小时,得到掺杂改性的FexSbyVO4Fz钒酸盐负极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钒酸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草酸溶液的浓度为0.5~1.5mol/L。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钒酸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反应温度为150~220℃,反应时间为8~60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钒酸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加热速率为3~7℃/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