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局部动态寻优避障的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环境模型建立,环境模型中包括障碍物模型、起点坐标和目标坐标;
将起点作为节点,连接节点与目标点,形成初始最短路径;
障碍物干涉判断:若初始最短路径与障碍物存在干涉,计算初始最短路径中节点与较靠近节点的交点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距离大小进行排序存储;
路径点插入:选择距离最短的障碍物作为当前避障对象,根据障碍物形状特征,从顺时针、逆时针两个方向上分别沿其边界依次插入路径点,并分别在两个方向上记录沿其边界经过的第一个图形顶点,记为过渡点;
可行点记录:判断各路径点与目标点连线是否与该障碍物发生干涉,若发生干涉,则将该路径点记为可行点,否则停止插入路径点;
分别选择两个方向上最后的可行点作为新的节点,形成新的最短初始路径;
重新执行障碍物干涉判断、路径点插入和可行点记录,得到新的节点,直到新的初始最短路径与障碍物不存在干涉;
将起点、过渡点和除起点外的其他各节点依次连接后与目标点连接,若相邻节点连线与障碍物存在干涉,记录干涉点,干涉点之间沿障碍物边界连接,形成可选路径;
计算各可选路径的长度,将最短的可选路径输出为优选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动态寻优避障的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优选路径后,还包括:若优选路径中存在转弯角小于设定角度的折角,对所述折角以设定半径进行圆角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局部动态寻优避障的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角以设定半径进行圆角过渡包括:采用曲线插值方法对折角以设定半径进行圆角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局部动态寻优避障的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角度为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动态寻优避障的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模型建立包括:在笛卡尔坐标系下,定义起点坐标,根据与起点的相对位置建立目标点坐标和障碍物模型;
若障碍物为凸多边形,记录其各顶点坐标值;
若障碍物为圆形或圆弧,记录其圆心坐标和半径;
若障碍物为其他图形,可用外接多边形或外接圆或二者组合来表达图形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动态寻优避障的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可选路径上包括障碍物的顶点,将可选路径上相邻顶点间的路径记为途径段,将途径段的两端点记为途径顶点,将相邻途径顶点依次连接,形成若干段顶点路径;
若顶点路径与障碍物不存在干涉,则将顶点路径替换与其共享端点的途径段,输出修正路径;
比较各所述修正路径的距离,选定距离最短的修正路径,作为最优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动态寻优避障的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模型建立后还包括,对环境模型进行预处理:针对实际障碍物的形状进行凸化或包罗处理,以避免在产生凹型等无效区域,导致增加规划成本或目标不可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