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大豆壳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解吸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吸附饱和的大豆壳重金属离子吸附剂采用乙醇洗涤;
所述大豆壳重金属离子吸附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A、将大豆壳清洗干净、干燥、粉碎和过筛,过筛后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碳化,升温速率为5-10℃/min,碳化温度为500-800℃,碳化时间为0.5-1h,研磨后获得大豆壳碳化粉SC;
B、将大豆壳碳化粉超声分散至丹宁酸TA的水溶液中,在搅拌下加入三乙烯四胺TETA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洗涤、抽滤、干燥,获得SC-P(TA-TETA);
其中,所述大豆壳碳化粉、单宁酸和三乙烯四胺的质量比例为1g:(0.1-0.8)g:(0.5-
0.8)mL;
C、将SC-P(TA-TETA)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酐EDTAD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加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洗涤、抽滤、干燥后获得大豆壳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2)在超声波处理下,采用酸溶液对洗涤后的吸附剂进行浸渍;其中,所述超声波处理的条件为:频率为50~100KHz,功率为100~300W,处理3~5次,间隔2~5min,每次30~60s;
(3)超声波处理结束后继续进行酸溶液浸渍,浸渍时间为2~8h,浸渍温度为15~40℃;
浸渍后,过滤、洗涤、干燥;
(4)将干燥后的吸附剂浸渍在酸溶液中,同时进行微波辐照处理,其中,所述微波辐射条件为:频率为800~1500MHz,功率为100~500W,处理3~5次,间隔2~5min,每次5~15s;
(5)微波辐照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和研磨,即完成大豆壳重金属离子的解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所述丹宁酸的水溶液浓度为:50-
100mg/mL;反应条件为:15-40℃,时间为5-10h;干燥条件为60-80℃下真空干燥8-12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所述大豆壳碳化粉、单宁酸和三乙烯四胺的质量比例为1g:(0.1-0.5)g:(0.6-0.8)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C中,所述SC-P(TA-TETA)、乙二胺四乙酸、有机溶剂的投料比例为1g:(0.1-0.5)g:(10-20)mL,其中,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C中,加热搅拌反应条件为:60-70℃反应
12-24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采用热乙醇洗涤吸附剂,清除吸附剂中的残留有机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所述酸溶液为质量分数为5~25%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25%硝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15%硫酸溶液或其他无机酸溶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乙醇洗涤后的吸附剂与酸溶液的投料比例为1g:(20~100)mL。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浸渍时间为4~6h,浸渍温度为25~
4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所述酸溶液为质量分数为5~25%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25%硝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15%硫酸溶液或其他无机酸溶液。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干燥的吸附剂与酸溶液的投料比例为1g:(20~100)mL。
1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