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纳米纤维成束获得机,包括丝源室(2)与带动轴(3),所述丝源室(2)的内部设置有被加热体(1),丝源室(2)的外部与带动轴(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源室(2)包括外室壳(21)、内室腔(22)与喷嘴部(23),所述外室壳(21)的内部开设有内室腔(22),内室腔(22)的中部设置有上加热仓(41),上加热仓(41)的中部设置有上加热体(4),上加热仓(41)的顶部与封闭盖(31)的底端相连接,封闭盖(31)的顶端与外室壳(21)的顶面相接触,外室壳(21)的顶面经检修仓(32)与带动轴(3)的底端相连接,外室壳(2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内室腔(22)相通的喷嘴部(23),内室腔(22)中夹于外室壳(21)、上加热仓(41)之间的部位内设置有被加热体(1),外室壳(21)的底面与下加热体(5)相连接;
所述丝源室(2)、上加热仓(41)、下加热体(5)都位于收集装置(7)的内部,该收集装置(7)的顶部与顶部平板(8)相连接,顶部平板(8)的中部开设有供检修仓(32)穿经而过的检修孔(81),收集装置(7)的底部与固定平台(9)相连接,收集装置(7)包括上斜板(71)与下直板(72),上斜板(71)的顶端与顶部平板(8)相连接,上斜板(71)的底端经下直板(72)与固定平台(9)相连接,上斜板(71)、下直板(7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固定平台(9)的中部设置有感温仓(91),该感温仓(91)的外壁位于收集装置(7)的内部,感温仓(91)的内部设置有测温传感器(6),该测温传感器(6)与信号发射器、电源位于同一个电路回路中,且信号发射器与主控室进行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成束获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梁(65)的左部经水平中间部(651)后与竖直中间部(652)的底部相连接,该竖直中间部(652)的顶部与活动导电柱(66)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水平中间部(651)与竖直中间部(652)底部之间的夹角是90度,所述水平中间部(651)与旋转梁(65)左部之间的夹角是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成束获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导电柱(66)上近其顶部的部位设置有限位条(661)。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成束获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体(4)的顶部与隔断块(33)的底部相接触,隔断块(33)的侧壁与上加热仓(41)的内壁相接触,隔断块(33)的顶部与封闭盖(31)的底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成束获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体(4)的侧部与上加热仓(4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缓冲弹簧(42)。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成束获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盖(31)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大直径部(311)、小直径部(312),所述小直径部(312)的底部位于上加热仓(41)的内部,小直径部(312)的顶部与大直径部(311)的底面的中部垂直连接,大直径部(311)的底面上位于大直径部(311)、小直径部(312)交接处四周的部位与外室壳(21)的顶面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成束获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部(311)的顶面嵌入检修仓(32)的内部,检修仓(32)的顶面与带动轴(3)的底端垂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成束获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部(2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上喷头(24)、中喷头(25)与下喷头(26),所述上喷头(24)、下喷头(26)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中喷头(25)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成束获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头(24)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平弧面(241)、上出丝口(242)、下斜弧面(243)与上入料口(244),上入料口(244)的直径大于上出丝口(242)的直径,上平弧面(241)、下斜弧面(243)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中喷头(25)包括依次连接的中上斜弧面(251)、中出丝口(252)、中下斜弧面(253)、中入料口(254),中入料口(254)的直径大于中出丝口(252)的直径,中上斜弧面(251)、中下斜弧面(253)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下喷头(26)包括上斜弧面(261)、下出丝口(262)、下平弧面(263)与下入料口(264),下入料口(264)的直径大于下出丝口(262)的直径,上斜弧面(261)、下平弧面(263)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下斜弧面(243)位于上平弧面(241)、中上斜弧面(251)之间,上斜弧面(261)位于中下斜弧面(253)、下平弧面(263)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成束获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9)包括左平台(92)、中平台(93)与右平台(94),所述中平台(93)的内部开设有中滑动槽(931),所述左平台(92)的右端与左滑动杆(921)的一端相连接,左滑动杆(921)的另一端位于中滑动槽(931)的内部,所述右平台(94)的左端与右滑动杆(941)的一端相连接,右滑动杆(941)的另一端位于中滑动槽(931)的内部,左滑动杆(921)、右滑动杆(941)均与中滑动槽(931)进行滑动配合,且上斜板(71)经水平弹性件(73)与顶部平板(8)相连接。